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七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实施举措:今年将投资750亿

2019-01-11 21:42 北京晚报 TF019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北京市实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区政府、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等七部门对副中心控规下一步实施进行了详解。记者了解到,将以行政办公为牵引,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发布会现场 张楠 摄

建筑风貌、城市色彩、天际线等方面将加强管控

“从目前的情况看,通州和副中心的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副中心和传统中心城的规划是不一样的,没有既有的模式可以借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表示,因此,需要深化规划设计。施卫良表示,要做实做细各类规划,率先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等编制。要加强城市设计,编制好各类城市设计导则,加强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天际线等方面管控。要加强规划实施单元管控,将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分层落实到各组团、各家园和乡镇,实现全覆盖。要立足通州全区来保障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统筹谋划好1个新市镇和8个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1个新市镇和8个特色小城镇如何规划建设?对此,通州区副区长阳波进一步解释说,将进一步做优台湖、宋庄在文化创意、艺术推广、展演交流等领域的特色功能,做强马驹桥科技创新功能;以服务行政办公为重点,加速整合潞城水绿资源,有序发展行政配套服务功能;以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为重点,加快张家湾古镇与文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积极培育文化休闲产业;以建设高品质生态综合空间为重点,分类构建西集、漷县、于家务、永乐店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特色风貌和生态效益。

提高公租房及共有产权房比例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搭建城市骨架。施卫良表示,将围绕“一带、一轴、多组团”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副中心空间布局,抓好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环球主题公园,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和六环路入地等重点工程建设。

抓好疏整促,推进腾笼换鸟,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施卫良表示,要以行政办公为牵引,有序带动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商务服务要着重打造好运河商务区,坚持高标准、高门槛,积极引进创新型企业、企业总部。文化旅游要围绕大运河文化带、环球主题公园、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配套布局,打造文化和旅游新窗口。科技创新要与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互为支撑和依托,加强与亦庄合作。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施卫良表示,要突出整体保护理念,形成“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加强通州古城南大街历史片区保护。突出全面保护理念,拓宽历史文化保护视野,挖掘历史价值,拓展和丰富保护对象。突出古今交融理念,建筑风貌要传承中华建筑文化基因,汲取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确保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在住房保障方面,要提高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共有产权房为主的政策性住房比例;便民设施方面,要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均衡设置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还要注重以新促老、新老融合,从居民家门口的事、身边的事入手,集中解决一批痛点问题,让老城区重新焕发生机。

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如何推进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对此,施卫良表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向廊坊北三县地区延伸布局。要按照两省市议定事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要强化交界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管控,保护好潮白河生态走廊,共建大尺度生态绿色空间,坚决遏制贴边发展和无序蔓延。

围绕11项重点任务,整体安排、明确进度,一年一个目标节点,力争每年都有新变化。按街区建立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及专家库制度,形成专家参与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750亿今年投向副中心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素芳表示,今年,将集中推动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信息化和智慧城市、产业等领域240余项重大工程,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50亿元左右。

如何构建副中心通达便捷的开放交通体系?李素芳表示,将重点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各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完善内部干道系统,畅通微循环道路,实施重点区域堵点疏堵工程。

其中,建成轨道交通7号线二期、八通线二期,加快推进京唐铁路北京段和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未来中心城与副中心将形成“4+5”主通道体系。李素芳称,“4”指四条轨道线,包括6号线、7号线、八通线和已开通运行的市郊铁路副中心线;“5”指的是五条主干路、快速路,包括京通快速及通燕高速、广渠路二期及东延、京哈高速,以及朝阳路、朝阳北路两条主干路。

建“通州堰”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治理

副中心将划定河湖保护线和滨水一体化管控区,保护现有水域空间不减少,实现18平方公里水域空间。同时,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贯通约163公里连续滨水岸线,建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

市水务局副局长张世清表示,目前,行政办公区的丰字沟(镜河)南段工程已经完工,通惠河、萧太后河(通州段)正在实施,今年通州区还将开展城北、城南、两河水网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将在保障防洪安全基础上,尽可能采取自然生态的河岸护坡形式,为营造有魅力的滨河亲水空间创造条件。

副中心设立后,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为100年一遇。为此,副中心将建“通州堰”,逐步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分洪体系,保障副中心防洪安全。张世清进一步解释称,为实现更高的防洪标准,并稳定副中心河道常水位,目前已经启动温潮减河分洪工程前期工作,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温榆河综合治理、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开工,上述4项工程实施完成后,可分流、蓄滞北运河上游洪水,提高下游河道行洪能力,提高城市副中心防洪能力。远期还将陆续实施北运河通州上游其他规划蓄滞洪区、潮白河治理等工程,到2035年全面实现规划防洪标准。

如何提高副中心的防涝能力?张世清表示,目前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及周边共约20平方公里区域正在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预计今年将基本达到70%降雨不外排。未来海绵城市还将在整个副中心范围逐步铺开,到2035年实现副中心80%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的目标。

在用水总量管控方面,张世清说,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治理,每年核定下达年度全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总量增速。工业要求用新水零增长,鼓励使用再生水替代新水资源。到2035年实现全区用水总量不超过4.35亿立方米。加强副中心水资源安全保障,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经通上南水北调水,供水管网也与中心城的供水管网实现了连通。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实施副中心自备井置换工作,到2020年底前完成150个单位的自备井置换,提高公共供水占有率,到2035年副中心范围全部实现公共供水。

在全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张世清提出,城市副中心所在的北运河流域是治污的重点流域,目前正在继续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农村治污等工程,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年完成了全市141条黑臭水体治理,并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其中北运河流域有136条。2019年将力争全面完成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并按照打好碧水攻坚战的要求,在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减河北再生水厂,实施雨污合流管改造,加快上游流域水污染治理,到2020年实现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中心城和副中心达到99%的目标。

“两带、两楔”形成环状绿带绕副中心外围

副中心将构建大尺度的水绿空间。对此,施卫良进一步解释称,将大幅增加绿色空间总量,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副中心东西两侧建设生态绿带,南北两侧建设生态廊道控制区,让城市副中心矗立在森林环抱之中。

市园林绿化局新闻发言人高大伟表示,在通州区形成“两带、两楔”的绿色空间结构。其中,两带为:在城市副中心西侧与朝阳区之间有条件地区规划预留宽度不小于500米的生态绿带,东侧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共建平均宽度不小于3公里的生态绿带。两楔为:南侧与北侧划定宽度约7公里的生态廊道控制区,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外围的环状绿色生态绿带。“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重点在潮白河和北运河之间共同建设面积约320平方公里的大尺度生态绿洲。共同建设潮白河、北运河、鲍丘河、泃河等多条河道绿廊。”

到2020年,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达到90%,高于中心城85%的指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将达到41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荫率达到80%以上,建成绿道约280公里。届时,整个通州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

城市绿心命名为“东方绿星”

“城市绿心”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功能区之一,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交汇处,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总绿化面积约7.39平方公里。

在下午的发布会上,高大伟对“城市绿心”进行了详解。他表示,城市绿心以“千年惠林”为规划愿景,命名为“东方绿星”,力求打造“万亩城市森林、百万乔冠树木、百种乡土植物、24节气林窗、四季景观大道”融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目前,城市绿心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绿化标段已全部进场,计划2019年底初见成效、2020年底建成。“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经实施绿化16.8万亩。城市绿心完成绿化1000亩;行政办公区完成绿化101公顷,其中先行启动区65公顷、千年守望林36公顷,为市级机关启动搬迁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通州区副区长阳波表示,城市绿心将加快“整土理水”,利用春季造林全面启动各项绿化工程建设,力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开工建设,率先打造副中心城市新地标。

相关链接:

通州发展定位演变和城市副中心重大事件

1.卫星城。90年代到2005年。

2.重点新城和北京新城区。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通州为北京重点建设的三个新城之一,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

3.现代化国际新城。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更高的标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出“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战略部署。

4.北京城市副中心。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视察北京,并专程到通州视察城市副中心建设,总书记提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指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批复提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2017年11月,通州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2018年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201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工作。韩正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北京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2018年6月8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召开第36次全体会议,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报稿)。市委书记、首规委主任蔡奇讲话指出,要着眼于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实现与雄安新区比翼齐飞。要坚持“副中心质量”,打造高质量的一翼;要构建大尺度生态空间,打造绿色的一翼;要以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为目标,打造宜居的一翼;加强文化传承保护,打造人文的一翼;要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发展,打造协同发展的一翼。

201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批复指出,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使城市副中心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楠

流程编辑:TF019

分享到

北京副中心奔跑这一年,亮点不断!1万多名职工成“新居民”

副中心上空500架无人机上演灯光秀,惊艳夜空!

北京副中心首批安置房交钥匙: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 家家有车位

环球主题公园主体年底动工!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处重要规划蓝图出炉

通州年内拆除清退18家市场 15家位于副中心范围内

广渠路开建快速公交“走廊” 通车后从中心城区50分钟到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违建年内基本清零 明年逐步扩展到整个通州区

跨界回家路:实拍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开通高峰公交线日常

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发首张“全城通办”营业执照 办照不用两地跑

北京城市副中心下周首次开通至燕郊、大厂常规高峰公交

北京城市副中心下周开通至燕郊、大厂常规高峰公交线路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