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健康快车

5岁以上儿童还尿床自愈率仅为15% 需到医院就诊

2014-09-12 14:01 网络 TF003

2014年9月12日讯,现象——

九月到了,这新学期才刚刚开始,郑女士就犯起了愁。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现在还会时不时尿床。 她 本以为孩子 这毛病 等长大了就会好,谁知道却越来越严重,不仅晚上会尿床,有时白天上学连一堂课都坚持不完,就得中途去厕所。现在孩子也大了,郑女士怕伤害儿子越来越强的自尊心,一直没敢带他去医院检查。可就在前两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孩子听课的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脾气愈发急躁,连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差了。郑女士听后急坏了,难道这些都是因为尿床吗?如果尿床也是病的话,这可怎么治呀?

 

尿床_调整大小

 

点评——
北京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刘小梅

自愈率仅为 15% 孩子尿床得治

尿床可能是很多人儿时都有过的经历, 刘大夫说,夜间遗尿的孩子确实很多。 根据欧美国家的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的遗尿率非常高,能达到20%以上,即使是上学的孩子,也有10%左右的发病率。儿童遗尿症的确是儿科常见病。

但是,包括郑女士在内的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尿床并不是啥大事,长大自然就好了,也没有把尿床当做一种病来看待。刘小梅大夫说,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遗尿症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自愈。但这个概率只有15%左右,大部分患儿的遗尿症状会持续到成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遗尿问题不仅会一直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活,甚至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

影响情绪和心理 更会加重病情

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体质原因,也有后天的发育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据国外的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遗尿行为的话,其子女发生遗尿的机率大概有40%,若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病史的话,机率能达到70%左右。所以有遗尿家族史的家庭,要尤为注意孩子的排尿问题。

另外,孩子精神、心理、神经发育的延迟也是患上遗尿症的主要因素,遗尿行为也受泌尿系统 和 内分泌功能发育的影响。而且儿童遗尿症可能还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表象,其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器质性疾病,尤其伴有日间症状,如尿频、尿急,憋不住、尿裤子的孩子,家长更应重视。

其实遗尿虽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却会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就像郑女士的儿子一样,遗尿症的患儿容易脾气焦躁,产生厌学的心理。他们往往精神压力也大,易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情绪的焦虑和心理的抑郁,这既是尿床带来的,也是导致尿床加重的一个因素。所以家长们也应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

提醒

5岁多还总尿床 需到医院就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在逐渐成熟,膀胱容量也在逐渐增加。

(年龄+2)×30毫升,这个公式便是判断正常膀胱容量的一个标准。

当膀胱达到这个容量之后,人体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调控,正常人可以控制身体,等到了合适的地点或时间再进行排尿行为。

正常的孩子一般 3 岁以上就能控制自己的排尿了,而且夜间有尿能也能醒来,不会发生尿床的问题。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遗尿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儿童尿控协会有个诊断标准:5岁以上、10岁以下的孩子,夜间出现不自主的排尿行为2次以上,尿量能够打湿床单,且难唤醒;10岁以上的孩子,每月有1次以上的遗尿行为,即可诊断为遗尿症。

总的来说,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还频繁尿床,家长就需要赶快带孩子去就医了。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孩子,家长更应该重视,不要因为孩子只是偶尔遗尿就不在乎。孩子到医院做的也是尿常规和B超,都是没有射线和创伤性的检查,家长可放心。

建议——
建立规律作息 帮孩子排解羞耻感

刘小梅大夫说,遗尿症在诊断上分两类,一是单一症状,只有夜间遗尿,白天没什么表现。另一种是非单一症状,就像郑女士的儿子,不仅夜里会尿床,白天也有尿急尿频等症状。这种情况就复杂些,可能会有膀胱功能的问题。所以郑女士更应该带孩子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

对于儿童遗尿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有些患儿只要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或唤醒治疗等即可治愈。所以只有检查之后,家长才能正确地配合医生 , 帮助孩子进行治疗。

而且刘大夫还强调,治疗儿童遗尿症的基础是建立在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上的,包括早睡早起、饮食健康、睡前限水等。对于尿床的孩子来说,家长更要注意的是心理上的疏导。既要重视,也不要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羞愧。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要对他们进行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治疗的意愿和积极性,这样治疗起来才会有好的效果。 吕霖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一个星期才让见一次!NICU为何如此规定?

官方抗流感推荐药7年来首更新 奥司他韦(达菲)等最有效

无体育不清华是种怎样的体验?当今政治局委员曾跑出百米十秒七

低头玩手机小心会得三种眼病 还要小心得“苹果病”

星星的孩子长大后去哪儿 走不进社会走不出孤独

北京中老年10人9知“无挂钩” 如何实现“老有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