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中外摄影对着拍”郑州开展 将于12月7日移师北京进行巡展

2018-11-18 11:19 北晚新视觉网 TF003

1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以40年为历史节点铺陈而就的中外摄影作品同台对话,新旧照片对照观看的大型展览,在河南郑州升达艺术馆开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外摄影对着拍——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征稿,精选出中外摄影师40年前后在中国各地拍摄的各40幅作品,两两一组对照展出。独特的策划、新颖的形式、诙谐的角度、巧妙的呈现,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满载回忆、留住时光的情感之旅和感恩时代、砥砺前行的精神共鸣。

展览开幕式现场巨幅背景墙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合影留念。

以1978年前后5位外国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作品为参照蓝本,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特约摄影师”及优秀作品,拍摄相同地点、相近场景、相似内容的作品,通过新旧影像、中外摄影人视角的双重对比,突出影像的记录功能,体现东西方摄影师的殊异视角,再现40年今昔中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有温度的影像讲述身边故事、折射时代变化、追溯发展足迹,感受改革力量。

李前光(左2)、郑更生(左1)、张俊峰(右2)、阎雷(右1)等观看展览。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张俊峰,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郑州市政协副主席李新有,原郑州市常务副市长张立兴,中国摄协顾问朱宪民、王玉文,中国摄协副主席刘鲁豫、居杨,外国入展作者意大利学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Yann Layma),以及10位中国入展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记者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徐大庆主持仪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并交流。

张俊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辉煌历史和发展成就。他说,摄影作为传递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可以跨越民族、地域和文化差异的视觉语言。他诚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把镜头聚焦郑州、宣传郑州,向世界展示郑州的摄影名片,让郑州成为标识摄影艺术水准、增进各国摄影家交流互鉴的视觉平台。

郑更生认为“中外摄影对着拍”独具匠心的展陈设计,形式新颖、立意高远,开历史之先河。两组作品相隔40年,用穿越时空的对比手法,将中国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的变化,用最为直接、简明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生动呈现了中国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也洋溢着中外摄影家不同时空及视角的碰撞和融合,散发着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他说,这是中外摄影艺术的一次完美对接,为中国摄影话语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位“作品配对”的中外摄影师亲切握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个以私人记者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人士,马达罗用他自己买的二手柯尼卡相机拍摄了1976年至1990年间中国各地的彩色照片3.5万余张,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著作。他说自己有着42年的拍摄中国的情结,此次特地从意大利前来出席展览是他第208次来到中国。他特地带来了自己的私人珍藏:4岁时看过的一本《儿童的梦想》小人书,种下了要来中国的种子;6岁时的汉字练习本,学写中国字、画着来中国的地图;第一本意大利版的《中国画报》周刊,丰富的图文打开了他对中国的认知和好奇,并为此编写了将近40页的中国路书……他说自己是文字工作者,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也从未想到有一天能在中国看到自己多年前的作品与中国摄影师的新作两相对照并置展出。他称赞此次展览独具创意,希望能巡展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看到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他自豪的宣称自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亲历者,“第208次是最美好的一次重逢。”

而在1985年以自由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从此开始其30余年的中国拍摄之旅,在中国积累了60多万张照片的阎雷来说,中国已是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他不仅在中国安家、娶妻生子,还在开幕式上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自己拍摄中国的缘起……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虽然不能亲自赴约,但他特地在法国录制了视频,对本次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同时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想念。令人遗憾的是,除这3位以外,入展的另两位国外名家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马克·吕布(Marc Riboud)均已作古。

展览现场,观众认真观看展览。

嘉宾们一齐上台按下相机快门,李前光宣布展览开幕。10位入展作者代表喻跃生(江西)、胡江桥(湖北)、杜双运(天津)、刘慎库(沈阳)、李军(吉林)、郑元然(上海)、吴波(北京)、吴宏(北京)、张治国(郑州)、周民(上海)获颁参展证书。主办方还特意准备了8幅作品,用24寸收藏级无酸纸打印成作品海报,由出席影展开幕的嘉宾和中外作者共同签名,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印记中国摄影家协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大型中外摄影对拍活动。

刘慎库代表“中外摄影对着拍”特约中国摄影师在开幕式上发言。这位曾当过蒸汽机车司炉的铁路摄影师,已在铁路系统工作了40年,火车开到哪里,他就拍到哪里。对于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入选两幅铁路题材作品,他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二是深刻体会到摄影艺术的力量。他表示愿以自己的不懈创作,聚焦火热生活的点点滴滴,留存有温度、有价值的影像记忆。

40年前的1978年,一批外国摄影师紧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踏上这块生机盎然、百废待兴的土地,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当代中国社会的点滴画面,悠闲缓慢的市井生活、袅袅炊烟的农耕乡舍,淳朴的面孔、单调的服饰、简易的出行,这些朴素影像中的每个符号、每个元素都可能成为解密图片幕后故事、找到特定年代感的钥匙。40幅看似遥远而陌生的图片,从一个侧面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前来观展。

40年后的2018年,“中外摄影对着拍”项目,邀约全国摄影师以外国摄影师曾经拍摄的40个画面为蓝本,用对比的手法再现客观世界,聚焦新时代的发展变迁,用影像印证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的身影;用影像追溯发展的足迹,感受改革的力量。活动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时代前行的脚步,传递出社会变迁中的影像魅力,得到了全国摄影人积极响应。

大展于4月中旬启动,分招募“特约中国摄影师”和自由投稿两个阶段。今年5月中旬,在郑州成功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期间,中国摄协和郑州市人民政府推出了以“中外摄影对着拍——续航再约”为主题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展出了伊芙·阿诺德、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阎雷、阿德里亚诺·马达罗5位国际知名摄影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拍摄的40幅作品,唤起了国人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与之同时亮相的,还有4幅由中国摄影师以这些作品为蓝本拍摄的作品,而其他36幅外国摄影师作品则虚位以待……展览即时向全国摄影师发出征稿邀约, 经过4个多月的公开征集,全国31个省市的摄影师积极参与选拔,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报等媒体迅速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终遴选出72名“特约中国摄影师”进行了专项创作。评委会从总共近万幅来稿中甄选出40幅作品 “成功配对”,用艺术的视角和对比手法,突显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刚刚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改革开放40年主题展,他所强调的“展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紧扣改革开放40年历程,紧扣历史纵深感、群众获得感、发展成就感”在本次“中外摄影对着拍”影展中也有深刻体现。展览参观者众,除了专业观众,更多的是扶老携幼的本地群众,他们在每一幅画面前驻足停留,仔细观看比较,面对作品有感而发,有的惊喜、有的感慨、有的疑惑、更多的则是赞叹。

展览现场,中国作者和两位外国作者纷纷在作品前握手合影,留下这份宝贵的纪念。在中国摄影发展史上,从没有过中西方摄影师如此紧密地以艺术的视角重逢、相聚、融合,同台展现如此长时间跨度的作品,共同诉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一展览的背后,有主办者和摄影师的智慧,更有他们艰苦的付出。活动不仅收获了中外摄影师的80幅佳作,其征稿理念、严选标准也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碰撞与升华,在业界引发了诸多有价值的探讨与研究。

开幕当天还分别举办了马达罗的“40年的中国见闻——一位意大利摄影家的中国情怀”,阎雷《爱上中国》摄影讲座。中外摄影师还齐聚一堂,参加主题为《焦点与时光——中外摄影家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影像在记录时代变迁中的作用,构建和重塑具有国际化思维和话语的影像文化和视觉形象。

据悉,本次展览11月24日结束后,将于12月7日移师北京进行巡展。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分享到

来北京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看摄影展,光影记录副中心建设者风采

王庆松摄影作品在京展出,涵盖1999年至今的重要摄影、拍摄现场等

57场影展、3400余幅摄影作品……北京国际摄影周来了!

多彩贵州·第十二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各奖项在京揭晓

“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 这场跨越时空的大型展览在京举办

长城国际摄影周开幕,2万平露天影像讲述长城前世今生

图片漂流摄影展在京举行 摄影师用镜头寻觅“世外桃源”

第八届《手拉手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劳动者之歌》手机摄影展开幕

巨幅裸眼3D!“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地坛庙会争妍!百名文明拍客揭幕“美丽街巷”“美丽乡村”图片展

北京大学生办“爷爷奶奶”摄影展 每张照片都深藏隔代亲情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