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普林斯顿任教一年 “女神”颜宁:最大惊喜是招到很多优质博士后

2018-10-30 08:10 北京日报 TF011

自去年秋季,颜宁赴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以来,已过去一年。10月29日,正在北京参加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颜宁,以一头俏丽的短发亮相,风风火火地接受记者专访。她表示,清华和普林斯顿都是她最熟悉的环境,两所学校对她来说是一样亲切。

在美国工作比较欣喜的地方在于,是招收到很多优质博士后。这个暑假,她带领的研究组短短70天内在《科学》杂志发表3篇论文,颜宁否认高产之说,她将之归因于厚积薄发。

“跳槽” 不是因为经费问题

颜宁于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之后去往美国普林斯顿留学,2007年,30岁那年,颜宁受回归清华大学医学院任教,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入职十年后,去年秋季,她“跳槽”到普林斯顿,对于离开原因,她当时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9月,在悉尼开会时,仍有人问她离开清华是不是因为在中国拿不到经费。对此,她在微博辟谣否认,她说自己在清华入选了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资助和考核体系都比较国际化,不要需要依赖基金委和科技部的经费。反而是去普林斯顿的第一年,不少时间都在写经费申请,“外加做饭!”

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她说个人微环境上变化不大,但在普林斯顿的一大优势是能收到很多特别好的博士后申请,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国内高校招人时大多要求青年应聘者有国外留学经历、普林斯顿作为世界名校对人才来说吸引力比较强等。目前,她在普林斯顿的教学科研都在顺利地推进,她带了1个学生和8个博士后,其中有5人从清华带过去。

她还认为,在普林斯顿,行政管理比较有效,井井有条,在入职、申请签证、租购住房、报销等环节都会有人定时发邮件提醒。那边一位科研秘书服务三四个教授,在入职前都会接受专门培训。而国内很多地方科研辅助人员流动性比较高,不是很有经验,让科研人员不得不自己面临这些事情。

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颜宁与同行交流学术问题并合影

70天内连发三篇《科学》

过去一年,新的环境中,科研成果如何?今年暑假,短短70天内,颜宁已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3篇论文。

具体包括,6月29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Patched1蛋白识别Sonic Hedgehog的结构基础》;7月26日,在《科学》(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动物毒素调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长文;9月6日,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β1复合物的结构》的研究长文,揭示了首个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它的特异性调节亚基β1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

怎么做到如此高产?颜宁今天解释说,这三篇论文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只是碰巧在发表时间上比较接近,这里面有不少是学生们努力的成果。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她认为是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培养出来了,学生有经验也很有动力干科研。

她比较欣赏的是9月这篇首个人源钠通道结构的路论文,还曾经将它称之为做出来就“可以退休”的一篇。

“那您会退休吗?”现场有记者开玩笑。

“不可能!”颜宁机智地应答,“做科研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

颜宁接受记者们采访

写微博是为换脑子放松

做科研的动力来自何处?颜宁开玩笑说,自己不是刘翔李娜,也不是李白杜甫,没办法在体育或文学做到出类拔萃。在做科研方面,可能运气比较好,也可能是有一点点天赋,“我

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来这种东西,那种感觉,挺踏实,挺有成就感。”

熟悉颜宁的人还知道,她是微博达人,她在网上频繁分享刷剧读小说的感受,不时也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观点,最近还频频关注演员朱一龙。颜宁说,这些微博大多是在零碎时间发的,写论文的时候发的最多,“打开很多窗口,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了,啪啪啪上微博写点东西,换换脑子!”

别看颜宁是活跃的“娱乐博主”,她坦言,小说和电影都是舒缓心情的调节剂,或者只是生活中的噪音,主旋律一定是科研。做科研其实蛮费脑子,有时候会不自觉地积聚起压力。大家看不到她通宵工作、与学生讨论问题时的头大、以及科研做不出来的焦虑,看电视剧读小说都是自己放松的方式。

颜宁小传:

颜宁,1996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施一公。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

纵观颜宁的清华岁月,7可谓幸运数字。在2017年3月的“世界因你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清华党委书记陈旭曾如此评价颜宁:“她是1977年出生,她在大学读本科宿舍是117房间,她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回国任教满十年,培养了7名博士生;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7篇高水平的论文,每周上7节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赵鹏

分享到

学园记:美国大学人文巡礼(下)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