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调查涉嫌学术不端教授:如问题属实 将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39岁的梁莹把120篇自己的中文论文在网上删了个干净,只在自我介绍中留下英文文献。据南京大学官方微博消息,针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某涉嫌学术不端问题,南京大学方面作出回应,学校立即责成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和程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如问题属实,南京大学将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
■媒体调查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39岁的社会学教授梁莹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100多篇论文都陆续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期刊数据库删除,包括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
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
据报道,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
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 综合人民网 中国青年报等
■长安观察
学术不端行为如何能一删了事?
学术不端行为如何能一删了事?一直以来,无论社会还是学界都对论文抄袭等行为表示出了“零容忍”,近些年每每出现类似事件,必然会掀起一阵舆论热议。但屡屡曝光、屡屡喊打却屡屡冒头、屡打不绝。学术乱象的出现,原因当然是复杂的。
这边惩罚机制有缺失,那边评价机制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科研机构,一味把一些量化指标当做科研本身,“唯论文”“唯数量”的功利指向,引得个别青年学者想方设法“高产”,哪怕一稿多投、论文灌水乃至“复制粘贴”亦在所不惜。另一方面,“教授”“长江学者”之类的帽子戴上后,后续科研成果的追踪却几乎空白。“难上亦难下”,“上了便不会下”,无外乎像梁莹这样的教授“混日子”了。
正因此,防范学术造假,首先要对监督机制查漏补缺。什么样即算学术造假,到什么程度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又由哪些机构主要负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给出指挥棒和禁忌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有所依循。
笼子再紧,学者心中的“道”不正,作奸犯科之举就很难禁绝。青年学者最终成为教授,不仅要在科研上取得成果,在道德上也要恪守原则。有耻感、知敬畏,科研风气才能从上“正”起来。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社会一个交代,给学界一个交代。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