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首都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王海龙:让大家爱上博物馆

2018-10-05 19:15 北京晚报 TF003

“契丹消失了800多年,当时的契丹究竟是什么样的?”昨天下午一点半,54岁的志愿者王海龙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正在展出。这是放假以来,他在首都博物馆的第二次讲解。“我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大家发现博物馆的乐趣,爱上博物馆。”

虽然已年过半百,王海龙却激情满满。不用麦克风,只凭人声,强劲有力地将一段几百年前的历史娓娓道来。

“如果说契丹奠定了北方中国的版图一点儿也不为过”,王海龙指着展厅内辽代疆域示意图解释道,辽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北到今天的库页岛,北到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到如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

在两个小时的讲解时间里,笑声时时传来,观众队伍也越来越大,甚至占据了大半个展厅。

每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背后,都是扎扎实实的案头工作。王海龙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首都博物馆服务了三个年头,每年的服务时间都超过了100个小时。

“首都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他平时常驻古都北京的通史展览,大辽五京的讲解不过是他的“临时客串”。虽然是临展,讲解准备却丝毫不马虎。“光讲解词就整整32页”,王海龙说,单单把这32页的内容捋顺了,就花了他四五天时间。在此基础上,他又花了四五天跑图书馆、泡资料室,做了翔实的资料调研。

“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讲解对辽代的历史产生兴趣,哪怕只是一个人,一件事儿,一件文物。”在讲解最后,王海龙这样定位自己讲解的作用,“讲的知识不一定都能记住,也不需要全部记住,只要能让大家觉得博物馆是有趣的,能爱上博物馆,那我的讲解就是成功的。”

“老师您什么时候还有讲解?”讲解结束后,一位中途才加入听众队伍的妈妈很是意犹未尽,“您讲得太有意思了,还想带着孩子周末再来听。”每次讲解结束得到观众认可、被鼓掌喝彩,是王海龙最满足的时刻,“我常常觉得,志愿者也是得到者,得到的这种成就感是不可取代的。”J191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编辑:TF003

分享到

首博展出267件文物回望600年 国宝级展品重现大明风华

首博首次举办春节庙会,非遗新国潮共展示,开放时间要注意

首博进回龙观社区 让北京人在家门口儿读懂我们生活的这座城

首都博物馆进行5G智慧化改造 博物馆展示图片将“活”起来

全国各地百余件国宝齐聚首博 展厅特地降温迎接珍贵丝质文物

北京11家市属公园190件馆藏文物首次集结,5月18日在首博亮相

四百余件珍贵文物中领略“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迄今发现的最早铜镜亮相

不是《延禧攻略》《如懿传》!最真实的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首博开展

百余件文艺复兴艺术品首博开展 提香达·芬奇画作齐亮相

102件意大利文物进首博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亮相北京

养心殿搬进首博 不穿越就能围观雍正日常生活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