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起贸易战露出哪些意图?对中国来说,危机也是契机
进入2018年,美国依据国内232措施威胁对世界的钢铁、铝制品等征收高额关税,尤其对华发起301调查,对总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引发中美贸易摩擦,让世界经济陷入中美对抗的紧张气氛中。目前,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那么,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意图是什么?对中美两国有什么影响?美国联手欧盟的策略会生效吗?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美国是否有发起贸易战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根源?我们该如何应对?
1中美贸易摩擦多场博弈
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介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进行了多场博弈,比如钢铝之战、301调查报告、贸易谈判之战等。总体来说,美国发起贸易战,先从钢铁、铝开始,之前还有洗衣机、工具箱等等,这还都属于正常的贸易摩擦。从钢铝加征高额关税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本届美国政府超过了历届美国政府,采取了非理性、非常规、非常态的贸易制裁、贸易打击和贸易讹诈,对中国5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后,接着推出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由10%改为25%的高额关税政策,另外还有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待定。
2美欧联合遏制中国?难!
美国一方面与中国进行贸易摩擦,一方面与欧盟进行沟通。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会面,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承诺朝着“零关税、零非贸易壁垒、非汽车工业产品零补贴”的方向共同努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丁一凡认为,那是一种示好的声明,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美欧过去是有过一些贸易谈判的努力,在奥巴马总统任上也曾尝试过“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谈判,也是一种“零关税”的努力。但特朗普上台后,把这一切都推翻了。他认为,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一直占美国的便宜,他要改变这种状态。美国单方面提高对钢铁及铝制品的关税,就是针对他的其他贸易伙伴的,也包括欧盟。
美国与欧盟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欧洲人用了半个多世纪才把自己团结起来,建立了当今的欧盟,却有可能在美国“民粹主义”运动的支持下走向解体。这是多么恐怖的前景。欧盟与这届美国政府的关系不可能缓和,不可能再继续“绥靖”下去,难以像某些人想象的会形成西方的“民主、自由联盟”来对付中国。
3贸易战说白了是国运之争
美方抛弃双方达成的合作协定,出尔反尔,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悍然发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战。那么,此次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学校副校长赵长茂认为,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表面上是针对中美贸易逆差,实际上打压的是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意图是阻挠“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妄图打乱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美国之所以不满足于缩减对华贸易逆差,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打压,是因为美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制造2025”制定的目标一旦实现,美国的优势地位将受到威胁。美国资深参议员约翰·柯宁在较早前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讲道:美国对中国经贸制裁的目的,就是要拖慢中国高精尖科技全面赶超美国的进程,保证美国高新技术全球领先以及美国战略的领跑地位。《纽约时报》题为《分裂中美贸易的其实不是关税》的文章说的同样明确:美国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实业兴邦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
陈文玲表示,我们看到的所谓的贸易战实际上是制造业之争、高技术之争、国家战略之争,说白了也是国运之争。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西泽很明确地提出,如果让“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话,中国这些战略产业就会全面超过美国,那个时候美国会怎么办?所以美国当然要对中国进行制裁。
4美国有打贸易战的传统
说到打贸易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贸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义桅认为,美国多次挑起事端,擅长多维立体打击。早在二战前的大萧条时期,美欧就有过大规模的贸易战。自二战过后,美国更是多次与其他国家或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其中最主要的有欧盟、日本、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
二战后,美国与欧盟的贸易战主要有三次。第一次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贸易战没有深入到全面的程度,双方的对策都是在规定的框架下进行的,而且都是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变相提高进口关税的税率,因此结果较为缓和。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这次贸易战主要是由欧共体发起的,欧共体率先出台了采购商品的禁令,随后美国便实行了贸易制裁,双方互不退让,但协商却在同步进行,不久后便达成一致。由于美国相关领域在国内市场控制力强,损失明显低于欧共体。第三次发生在21世纪初,其实也可以说是一次全球贸易战,大量国家都被卷入其中。由于欧盟作为当时美国钢材进口最大来源,受到损失也最大,亚洲国家也受到一定影响,中国也在其中。
美国与苏联的贸易战持续时间很长,可以说从冷战开始就开始了,直到苏联解体。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美苏之间除了贸易战之外还进行了外交、政治、文化等多领域较量,双方的博弈超出了金融的范围。这场贸易战影响到了美苏争霸的结局,可以说苏联解体的部分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失利。
5美挑起贸易战与保守主义思潮兴起有关
美国挑起贸易战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王义桅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战与二战之后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有关。其主要诉求包括经济政策方面的新自由主义,挑战自罗斯福以来美国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试图恢复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文化与社会保守主义,主张守卫基督教的传统伦理价值,反对1960年代以来世俗化的道德放任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主张对外强硬,坚持强硬反对共产主义的冷战立场。这一保守主义思潮是里根执政期间主导的意识形态。里根之后,对外推行新帝国路线的新保守主义曾一度影响小布什期间的外交路线。
最近十几年来,以强调认同为基础的右翼思潮逐渐成为保守主义的主流。这种认同政治的观念在政治学家亨廷顿的著作中曾有过清晰的表达。亨廷顿就美国未来向何处去给出过三个方案。一是“世界的美国”,即回归到威尔逊主义,美国主导世界秩序并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二是“美国的世界”,即相信美国力量至高无上,坚持美国价值观普遍适用,用美国模式来改造世界,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实行政权更替;三是“美国的美国”,即回到作为民族国家的美国,追求美国自身的利益。特朗普所表达的内政外交理念在相当大程度上与亨廷顿的理念相契合。今天,虽然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仍存在着不少变数,但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基本政策走向会倾向于“美国优先”,即从“世界的美国”或“美国的世界”,回归到“美国的美国”。
6美国的领导地位有可能渐失
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美国执意发起贸易战,还有可能发起金融战、投资战。那么,这些冲突对中国、美国有何影响?
赵长茂认为,打贸易战,双方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已是一个基本的共识。
贸易战对中国来说,直接影响是经济增长及股市、债市、汇市等波动的压力加大,企业海外并购受到更多限制,外贸出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贸易战是挑战,也是机遇。经此一战,中国将以局部损失换取全局利益,以暂时被动换取长期主动。我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文章中讲到,贸易战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短板”所在,深切体会到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深知核心关键技术缺失必然受制于人。这些认知必然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汇聚更多资本和高端人才,在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上急起直追。贸易战的另一个实际效果是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长体制短板,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高效率配置资源,充分释放科技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贸易战对美国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与中国相比,美国受到的损失更大。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战,四面出击,手法粗糙,左支右绌,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一方面,美国挑起贸易战是一种自损实力之举。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是一把“双刃剑”,在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加征高额关税导致“自伤”是不可避免的,不仅会推高美国相关出口商品的价格,削弱自身国际竞争力,同时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高企,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美国挑起贸易战是一种自毁形象之举。美国对既有国际经贸规则无视或践踏,自外于多边规则体系,必然削弱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损毁其国际形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裁决研究报告认定,美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不守规矩者”。美国挑起贸易战以来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印象,正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蛮横无理,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刚去世不久的美国著名政客约翰·麦凯恩曾担心:在特朗普任总统期间,美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有可能终结。
7对中国来说,危机也是契机
面对美国的攻势,中国该如何应对?
丁一凡提出,中国应该做的,就是沉着应对,切忌被“舆论战”搞昏了头脑,乱出牌,乱了章法。我们可以利用贸易战的机会,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当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谈判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其他谈判方的要求。中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主张,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维护发展权。与此同时,对于不合理的补贴措施、包括在WTO协议下并不违规但对竞争有不利影响的补贴措施,我们应该全面梳理;对于政府干预企业具体经营行为的措施也应进行清理。这样,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规则谈判就能促进我们的深层次改革。中国也可能与其他各方达成一个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有利于维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有利于建立全球公平竞争规则体系的协议。
本文节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9月3日第十五版《美国发起贸易战露出哪些意图》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编辑: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