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白皮书”:中国完全有能力对冲中美经贸摩擦影响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邀请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部门介绍和解读《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有关情况。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多部门一致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韧性和潜力,完全有能力通过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来对冲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美国吃亏论”是站不住脚的
去年以来,美国政府声称中国“经济侵略”“不公平贸易”“盗窃知识产权”“国家资本主义”,歪曲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为澄清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中国政府编写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傅自应向记者介绍,白皮书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互利共赢特征,指出双方都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美国在与中国的经贸交往中获得了广泛、巨大的经济利益,分享了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所谓“美国吃亏论”是站不住脚的。
傅自应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是民心所向。中美经贸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繁荣、稳定。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定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促进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
经过近40年发展,中美经济双边贸易规模已达到70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300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收入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傅自应说:“中美经贸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的自然结果,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傅自应表示,贸易差额只是交易量之差,不代表盈亏多少。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有没有吃亏,企业和消费者心里最清楚。从生产看,中美两国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不同位置,美国在高端,中国在中低端。中国企业主要赚取加工费,美国企业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从消费看,质优价优的中国商品走进了美国的千家万户,丰富了美国的消费市场,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福祉。总的看,美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更大。美企业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得的利润远超中国企业。他说:“实际上,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
制图/琚理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
此前,美国进一步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美间的经贸摩擦剧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经贸摩擦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个别行业和地区受影响还会比较大。综合来看,尽管影响不可避免,但风险总体可控,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通过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来对冲影响。这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中国经济整体有韧性,二是内需有潜力,三是市场主体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首先,中国经济整体有韧性。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到12.7万亿美元,对外出口达到2.26万亿美元,2000亿美元在我们的出口总量当中占到8.8%。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业门类齐全,构成多元,不同部分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替代,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往往能够表现出很强的弹性和韧性。他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承受冲击的韧性更足、能力更强。”
第二,中国经济内需有潜力。中国有近14亿人口,人口超过发达经济体的总量,年人均国民收入近9000美元,而且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国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多短板、弱项,因此增加投资的潜力也很大。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应对外需波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正是在应对外需下降的挑战中,我国的进出口企业不断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应对挑战中经受市场考验。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特别强调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具体措施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更加有效地扩内需、补短板,二是更加有效地减负担、优环境,三是更加有效地调结构、提能力。
中美经济合作趋势不可逆转
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形成与两国经济结构、国际产业分工、统计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从根本上说,贸易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竞争力强的产业出口相对多。美国在汽车、飞机、农产品、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都对华保持大顺差。2017年中国自美进口汽车131亿美元,对美出口汽车14亿美元;美对华农产品贸易顺差达到164亿美元;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超过540亿美元。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对华出口管制有关。美有关机构分析,如果放宽民用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美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中国想进口的东西美国不卖,也是造成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傅自应表示,中方愿意努力推动双边贸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希望美方也能展现积极姿态。当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不可改变,中美经济合作趋势不可逆转。
何时重启谈判完全取决于美方
中美已经进行了四轮高级别磋商,这些磋商取得了不少共识,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但非常遗憾的是,美方不顾这些共识,出尔反尔。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何时能够重启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完全取决于美方的意愿。中方对通过磋商、谈判解决经贸分歧的大门是敞开的。他认为,若想让谈判磋商有效果,首先必须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他说:“现在美方采取了如此大规模的贸易限制措施,把刀架在别人的脖子上,这种情况下谈判怎么进行?不是一个平等的谈判和磋商。”
第二,谈判、磋商一定要有诚意,遵守诺言。美国原来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汽车供应国,但是现在德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供应方。美国的贸易措施没有削减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上半年美国不仅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增长,对全球的贸易逆差也在增长。可见中美经贸摩擦对美国并无益处。因此,只要有诚意,只要在谈判中平等相待,遵守诺言,谈判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热点问答
中方补贴政策符合WTO规则
记者:中国的补贴政策究竟是否符合WTO的相关规定?是否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补贴是政府用来应对市场失灵、纠正发展不平衡的一种政策工具,这样一种政策工具在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普遍使用。但是补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中国是世贸组织(WTO)的成员国,补贴政策是严格遵守WTO规则的。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一直积极推进国内政策的合规性改革,我国现在的补贴政策主要是以不可诉补贴为主,辅之以可诉补贴,对于禁止性补贴是全面取消的。同时,我国切实履行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的措施协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补贴政策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现在也还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之中,将来还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总体方向是:补贴政策要以不可诉补贴为主,尽可能少地采用可诉补贴。
总体上来说,中国是严格遵守了对世贸组织的承诺,无论是补贴水平还是方式,都没有超过WTO允许的范围,并没有造成市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绝大多数外企仍会留在中国
记者:请问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不利影响。外资如果迁出,对中国的产业和国际的分工体系有什么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关于外资企业外迁的影响,我认为,跨境投资和业务的转移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一种自主的商业行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企业的迁入或迁出每天都在发生,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是经济全球化必然现象。
当前,美国挑起和升级贸易摩擦,的确对我们部分企业带来困扰和冲击,有一些外资企业出于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等考虑选择外迁,对这一问题我们应理性看待。第一,不回避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我们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为企业减税、降负,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第二,不夸大问题,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潜力和产业配套的优势充满信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产业配套体系完善,企业发展的空间广阔,绝大多数外资企业仍然会选择留在中国。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今年7月份美国的特斯拉公司决定在上海设立其在美国境外的第一家超级工厂。第三,我们要继续按照自己的步伐和节奏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落实目前中国政府宣布的各项对外开放的措施。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到中国投资兴业,已经落户了的外资企业,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企业会继续留在中国深耕发展。
中国将从第三国进口LNG
记者: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向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LNG)以及其他重要的产品,请问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第三国是否可以从中受益,对中国出口更多?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经贸摩擦给全球的价值链带来了破坏,给正常的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美国可以成为中国LNG的重要供应方,但是由于美方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中国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对美国的LNG生产商来说,向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出口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事实,也已经表现出来了。澳大利亚是中国LNG的一个重要来源地,中澳之间LNG贸易量很大,应该说潜力也很大,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而且愿意进一步开放,如果没有经贸摩擦,中国这个市场会给所有的LNG供应商和供应国提供机会。
将进一步推动中俄关系发展
记者:中国通过金砖、上合组织等国际平台和一些伙伴国家包括俄罗斯展开了经济合作。这些合作能否补偿因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损失?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傅自应: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双方多个对话机制都十分畅通,成效非常明显,特别是不久前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未来的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中俄之间政治互信基础牢固,互补性很强,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合作、交流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进一步推动中俄关系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美贸易现状
经过近40年发展,中美经济双边贸易规模已达到70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300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收入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
傅自应说:“中美经贸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的自然结果,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2017年中国自美进口汽车131亿美元,对美出口汽车14亿美元。美对华农产品贸易顺差达到164亿美元。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超过540亿美元。
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到12.7万亿美元,对外出口达到2.26万亿美元,2000亿美元在我们的出口总量当中占到8.8%。
马上就访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取得进步
针对美方此前提出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指责,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表示,这种说法毫无依据。他表示,这罔顾长期以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取得进步、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及中国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大国这样的客观事实。
贺化指出,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扩大开放的四大重要举措之一。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中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侵权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创新者大胆去创造。这就是中国政府的鲜明态度。
他表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当前中国正处于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创新主体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今年7月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所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位列17位,相较于去年提升了5位,首次进入全球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其次,在去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逾九成来自于国内申请人。去年,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了5.1万件,居全球第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内申请的近八成。在中国有效的发明专利中,近七成来自国内申请人。因此,中国的发展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内在需求的,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介绍说,中国对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一视同仁,对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同。关于下一步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主要从“严、大、快、同”四个方面入手。严保护,主要是正在推动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修改,在知识产权领域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大保护,主要是依法加强行政执法,强化司法保护,同时还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来实现构建大保护格局。快保护,主要是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9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协调联动,保护中心的保护效率会有效提高。同保护,主要是推动中外企业、大中小型企业等各种主体之间的平等保护。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