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舆论

小区健身器材“带病上岗” 莫让健身变伤身

2018-08-29 14:09 北京晚报 admin

昨日,本报关注到了小区室外健身器材“带病上岗”的情况。据读者反映和记者调查,不少公共场所花花绿绿的健身器材都存在超期服役、老化或损坏的情况。现在天气日渐凉爽,在室外锻炼身体的市民逐渐增多,原本为了方便大家健身的公共体育器材,因为自己不够“健康”,反倒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小区内的漫步仪锈迹斑斑脚蹬缺失。景一鸣 陈圣禹摄

说起来,这种情况并不鲜见。甚至无须动用搜索引擎,仅凭记忆,就能回想起不少关于市民在公共场所使用健身器材而受伤乃至死亡的案例,而且受害者以老人或者儿童居多。这里面,有受害者自己不当使用的因素,也有不少是器材本身设计有瑕疵或者部件有损,间或还有超期服役的现象,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导致在全国范围内险情时有发生。

本来想健身,结果却伤了身。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也违背了全民健身的初衷。最初,当形态、功能各异的健身器材在公园或绿地上安家时,没有人不高兴,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治疗就是不生病。“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的口号几十年下来不是白喊的,这种意识早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利用率也是可见的高,只要不是极寒酷暑,总有人在上面锻炼。特别是老年人,遛弯之余都喜欢倒腾几下漫步仪、扭腰器等;好动的孩子更是把健身器材当成了“儿童乐园”,登高爬低,玩得不亦乐乎。再加上器材放置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自然是坏得更快一些。

坏不怕,能修能换就行,但现在的问题是管理维护总有那么点差强人意。据调查,生产健身器材的厂家有不少,但过了若干时日之后,市民发现了问题往往不知道该找谁负责修。由谁出面联系厂家?费用该怎么支付?从哪块划拨、谁来决定这笔预算的制定?凡此种种,在很多社区都没有信息公开,大家心里一本糊涂账,最后只好求助于媒体或者政府热线。

既然问题长期存在,亟待解决,就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修建健身区的时候,就该把相关信息明示清楚,还该发动街道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力量时常巡查,防患于未然。当然,更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市民们正确使用这些器材,学会科学锻炼,不要想当然地“瞎玩”。同时,原有的市民通过网络、电话反映情况的渠道也该保持畅通,并强化有关责任方的快速反应。以期形成全民共管的良好局面,杜绝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张丽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北京晚报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这俩公园首批新健身器材月底安装

北京这两家公园“超龄”健身器材终于“退”了!

北京多家公园健身器材超期服役!“返聘”出问题谁来担责?

张兆旗委员:郊野公园应增设体育健身场所

北京朝阳花园闸北小区建身器材坏了该找谁修?办事处回应了

北京东城分司厅胡同老旧器材占地 朝阳柳芳南里健身器不够用

健身器材缺胳膊断腿该更新 后期维护应该谁来管?

器材损坏就拆走零件缺失无人添 社区健身设施维护该找谁?

你被要求过投票吗?网络评比泛滥,但最美、最好的真不靠这些选出

驴友被救后快递送锦旗引争议,救援队称“是羞辱”,真诚去哪了?

玩具租赁行业再次进入市场,却因何难获大家认同?问题出在这儿

猎捕野生动物竟然直播!不能任由“打野主播”再撒野

黄山风景区辟谣迎客松为塑料树,不容谣言的斧子砍向“国家名片”

“双11”提前敲锣,监管不能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