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曹氏风筝”走进小学传承技艺 带动村里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就业

2018-08-06 14:35 北京晚报 TF008

用蝴蝶、富贵花和猫刻画的风筝图案象征着“耄耋富贵”,用公鸡、母鸡和五只小鸡的图案传达《三字经》中“教五子”的文化……在位于海淀区的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内,展示着近百件风筝制品,鲜亮的色彩、精致的图案、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这里的风筝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些全都是中国民间风筝艺术四大派别之一的“曹氏风筝”。曹氏风筝工艺坊作为陈列室的主体,在传授传统技艺的同时,还带动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群体再就业。

记者日前来到陈列室时,几位曹氏风筝传承人正在专心地制作风筝,调色绘制图案、粘连竹条搭建骨架……在传承人熟练的技法下,一个个生动立体的风筝逐渐成形,有展翅翱翔的雄鹰,亦有象征夫妻恩爱和睦的比翼燕。说起如今这“曹氏风筝”的传承与发展,就要提到孔氏家族。“曹氏风筝”工艺坊负责人王晓宇介绍,曹氏风筝工艺源于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在乾隆十八至二十二年间留给后世的巨作《废艺斋集稿》。全稿共八卷,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详细记载了南北风筝的扎、糊、绘、放四种技法,堪称中国最早的工具书,而其著书之意实为帮助残疾朋友于景廉谋求生存的一门手艺。“孔祥泽先生将其中部分资料抄录并保存下来,经过复制,为尊重曹雪芹先生济世救人意愿,将他制作的风筝称之为‘曹氏风筝’。‘曹氏风筝’虽然姓曹,实际是由孔家几代人相继传承。”

2006年,李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世刚自筹资金与“曹氏风筝”第二代传承人孔令民老师合作,孔令民负责技术研发和专业指导,2007年正式挂牌建立曹氏风筝工艺坊。2008年,曹氏风筝4米高的肥燕风筝曾作为奥运会开幕式背景被选送。2011年5月,“曹氏风筝工艺”被正式录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孔令民等“曹氏风筝”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风筝工艺坊研究恢复了“曹氏风筝”43种手工扎糊技艺中的14种技艺,精心复制出了百余件“曹氏风筝”代表作品,还解决了4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就业。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传播和弘扬曹氏风筝艺术,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还开设了风筝文化与制作技艺培训课程,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同时,“曹氏风筝”还走进了清华附小、北医附小、人大附中等15所中小学,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从小接触这门传统技艺与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怡 文并摄

分享到

对中国人来说,“民艺”就像一部神秘的“天书”

二月二龙抬头“吃龙菜沾龙气”,防疫不误民俗,多口味“龙胆”上市

彭兴利代表:发展精品民宿需要人才资金支持

"寒衣节"街头烧纸隐患大,学者:民俗应与时代共同进步

北京朝阳首个村级一卡通图书馆、文化馆落户金盏

北京市属公园端午节举行36项主题游园活动 重温传统民俗

钟敬文从不为工作环境叫屈 却要呼吁北京“民间文学集成”问世

老北京习俗之过春节(终) 厂甸为何是老北京人的最爱?

北京西山民俗文化节大年初一揭幕 将举办冰雕展、环山跑等活动

京津冀联手展出祭灶民俗:文企跨界合作 九十余老物件重现风俗

多元共建迎新春,营造社区“融”文化 北京二里庄举办民俗市集

东岳庙:集齐元明清三朝风格的“古建瑰宝” 一站了解北京民俗

北京通报7家单位巡视整改情况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