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传统文化味儿里欢度端午佳节:吹糖非遗传人引来美国小朋友

2018-06-17 12:21 北京晚报 TF010

2018年6月17日讯,“这糖的温度很有讲究。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在60℃上下。太高了容易烫手,太低了又吹不出来。

孙乐琪 摄

”为庆祝端午节,“五塔寺端午文化嘉年华”昨天举行。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位于五塔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示各自拿手的绝技。吹糖人、北京葫芦烙画、彩塑京剧脸谱、彩蛋绘制、北京面人、京派剪纸……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在吹糖人的互动体验摊位前,就聚集着很多小朋友。

“我今年6岁,在中国的生肖中属龙。但我打算吹一条‘蛇’送给我爸爸,因为他是属蛇的。”一位来自美国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等在吹糖人的队伍里,看见前面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做好的小“马驹”他分外羡慕。

厚国毅是吹糖人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也是这门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他说,自清代起,在北京的街巷胡同、乡间村头,尤其是学校门前、庙会等热闹的地方,都能看见一群群孩子围着糖人担子看吹糖人儿。“我小时候,胡同里还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手艺人,现在都没有了,这算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记忆吧。”

而在北京葫芦烙画的摊位前,这项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王兆庚也在耐心地指导一个小姑娘“烙”制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尾巴这里轻点下手,这样能营造出丰富的层次!”王兆庚说,现在制作北京葫芦烙画比过去要容易得多,“以前的‘画笔’是烧热的烙铁,现在都用上电烙铁了。”据介绍,这门技艺是北京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葫芦器制作技艺,兴起于清代中晚期。

一位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她是从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号上得知本次活动的。“几个家庭相约一起来,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传统文化。”这位女士表示,端午假期在浓浓的文化氛围里度过,十分有意义。

为帮助市民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熏风五月千样景”端午历史文化展。

 

 

来源:北京晚报 孙乐琪

分享到

老北京吹糖人的标配:圆笼上架木盘,铁锅里熬饴糖 好玩儿又解馋

三年时间,这里发生巨变

北京通报7家单位巡视整改情况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