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全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共同关注有哪些?
数年前,王晓朝教授以一人之力译出《柏拉图全集》,其译文质量遭到了高峰枫教授的严厉批评。之后,《柏拉图全集》又出版了10卷本增订版。我同意,仅有良好的外语和中文,做学术著作的翻译远远不足。正如高峰枫所言,一本书绝不是一部孤立的作品,要翻译某一类作品,必须有强大的背景知识做基础。
作者:张弘
《柏拉图全集》 王晓朝译 人民出版社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王希翻译其导师方纳的美国史著作,田雷翻译其导师阿克顿的美国宪政史著作,这样的译著,译文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更为准确。在我看来,对译文要求所谓的“信、达、雅”实是苛求。就学术著作而言,能够做到准确(信)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的直觉告诉我,尽管王晓朝教授做了大量修订,《柏拉图全集》增订版可能仍然存在翻译错误。但是,以此大致理解苏格拉底的哲思,应该还是可以做到。
与以前的四卷本《柏拉图全集》相比,增订版补译了柏拉图的疑伪之作16种。原版的各篇对话提要译自伊迪斯·汉密尔顿所撰写的各篇对话短序。此次由王晓朝本人撰写,并加入了他自己的阅读心得。对照此前我对孔子《论语》等著作的了解,我发现,苏格拉底与孔子两位哲人关注了一些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思考路径与方法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例如,两人都提倡节制。所谓节制,乃是在理性指引下,对利益、欲望、情感、得失等等有意控制和调节,使之合理、得当。《论语》及其他史料显示,孔子个性鲜明、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他很善于节制。以饮酒而论,孔子不仅好饮,而且“酒无量”,但他从未醉酒。孔子既能“从心所欲”,又能“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对自己的节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而苏格拉底同样对节制有深刻认知。《柏拉图全集》增订版第二册的“卡尔米德篇”显示,在希腊语中,节制有三种含义:1.理智健全、通情达理、头脑清晰,明智,与偏狭、愚妄、傲慢、错乱意思相反;2.谦卑、稳重、博爱、仁慈,尤其指年少者对年长者、位卑者对位尊者的谦恭。3.对各种欲望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王晓朝认为,节制是隐藏在“认识你自己”、“切勿过度”这两句德尔斐箴言背后的精神,它要人们接受美德为人性所设的界限,约束欲望的冲动,服从和谐与适度的内在法则。苏格拉底大约40岁时,即波提狄亚战役(公元前432年)刚结束的时候,他从波提狄亚军营返回雅典,在运动场和年轻的卡尔米德就“节制”开始了对话。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对于节制的定义展开了层层诘问,指出了对于节制五种定义的缺陷,然后引出一个知识论定义:节制是一种关于其他知识的知识,又是一种关于节制本身的知识,当一个人拥有直到他自己的知识,他就会认识他自己。但是,苏格拉底进一步诘问,使得这一定义也遭遇失败。他使得听众相信了自己的无知,但激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苏格拉底本人的观念,反映了他的“美德即知识”观念所产生的困难。
孔子对节制更多的是提倡和践行言行合一;而苏格拉底不仅过着节制的生活,而且一生艰苦,无论严寒酷暑,都穿着一件普通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苏格拉底只是专心致志地思考。他对节制的探讨,却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反复的诘难之上。在春秋战国,邓析、公孙龙、尹文、惠施等人的论辩之术,并没有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思考方法并发展为独立的学科,由此可见,中国与希腊文化的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苏格拉底和孔子关注同样的问题。除了节制,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关注“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这一难题。
亲亲相隐,指对自己关心相爱的人,尤其是父母等血亲,即便他们有了过失,也不忍苛责追究,兴师问罪,而动了包庇回护的恻隐之心,这样才是正常的。而现代法治社会的价值要求人们不论亲疏,不论罪责大小,都要检举揭发。孔子在《论语·子路》里曾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中国历代各朝多以孝治天下,历代立法者多肯定亲亲相隐的原则,一直到民国《刑法》仍规定,藏匿犯罪的亲属可减轻处罚。
在《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中,苏格拉底探讨了这一问题。当时,苏格拉底称自己受到严重控告,要出庭受审。欧绪弗洛说自己打算告发父亲杀人。当时,欧绪弗洛家一雇工醉酒后杀死了欧绪弗洛家一个家奴,欧绪弗洛的父亲将杀人者捆绑起来扔进沟里,然后派人去雅典,询问祭师如何处置杀人凶手。派往雅典的人还没有返回,但杀人者因冻饿而死。欧绪弗洛认为父亲是杀人犯,打算以亵渎的罪名告发父亲,但欧绪弗洛其他亲属认为他父亲并未杀人,只是没有料到这个杀人犯会冻饿而死。
(原标题: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