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玻璃杯爆裂致女子昏迷 消费者索赔105万今日开庭
2018年4月16日讯,王女士称,她在使用宜家一款名为斯黛纳(STELNA)的玻璃水杯喝水时,水杯突然爆裂,致其当场昏迷,一颗门牙断掉,送医后下唇缝合4针。王女士认为宜家的产品不符合行业标准,存在严重缺陷,为此王女士将北京西红门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还货款并赔偿二倍损失,共计105万余元。
新华社/欧新 供图
今天上午,这起产品责任纠纷案在大兴法院开庭审理,被告称原告无法证实涉案杯子购自宜家,宜家杯子质量没问题,且这款自2014年起销售,销售量达61万件的玻璃杯,截至目前只有王女士一起自爆受伤投诉。
原告:
倒入温开水 喝水时杯爆炸
今天上午,原告王女士带着帽子、口罩和墨镜出庭,没有坐在原告席,而是坐在了第二排的旁听席。王女士代理律师称,2016年6月20日,王女士在被告西红门店,花3.9元购买了斯黛纳(STELNA)品牌透明玻璃杯。该产品的介绍称“由钢化玻璃制成,十分坚固,耐摔耐热”。
原告说,2017年5月20日凌晨,王女士起床喝水,向该玻璃杯中倒入常温白开水,举到嘴边时候突然发生爆炸,王女士被炸晕倒地,门牙断裂。
原告称,王女士当天去医院就诊,诊断为面部裂伤,牙外伤等,下唇伤部缝合4针。“王女士自己从事珠宝设计工作,这次事件导致自己对水晶、玻璃类制品有了恐惧心理,无法工作,且王女士相貌损害巨大,心灵和生活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原告说,事发后王女士多次联系被告,被告至今未给予原告任何赔偿。另经查证,被告的玻璃杯至少发生过6次自爆事件,造成多人受伤。被告明知该款玻璃杯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构成消费欺诈。
“请看这是涉案玻璃杯爆炸后的碎片,这些碎片都有着锋利的边角,这不是钢化玻璃杯,或钢化的程度不够。”今天的庭审中,原告律师向法庭出示物证,“宜家在王女士受伤事件后曾在其官方微博公开声明,钢化玻璃制品有一定的自爆率,为什么宜家没有对消费者就此严重缺陷进行危险警示?”
王女士要求被告退还原告购物款3.9元,并双倍赔偿原告医疗费、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5万余元。
被告:
表示同情 但原告漫天要价
“我们在发表正式答辩意见前,代表宜家向王女士的受伤表示同情,不论王女士什么原因受伤,是否与被告的产品有关,我们从人道主义立场,都表示深深同情。”话锋一转,“但由于王女士漫天要价,无法协商解决此事,在今天的法庭,我们需要查清原告的产品是否从被告处够买,杯子自爆原因和王女士受伤的因果关系,以及有没有质量问题和赔偿的依据。”
被告的第一点答辩意见是,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杯子是西红门宜家购买。被告称,原告没有证实销售关系的发票和收据,“从我们的调查看,2016年6月20日,宜家售出了28件斯黛纳玻璃杯,为三名宜家会员购买,三人都和王女士没有任何关系。”
“原告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伤害是涉案玻璃杯造成的。假设杯子是从被告处购买,那么需要调查杯子是王女士受伤的原因吗?”被告的第二点答辩意见是,“事发当晚的情形,只有原告一人的口述,没有客观第三方的验证,我们客服人员曾对现场查看,记录均为‘顾客自述’,没有办法证实当时发生了什么。”
在第三点答辩意见中,被告认为,涉案杯子不存在质量问题,符合国家和企业标准。“事发后,我们委托了两家鉴定机构,结果显示杯子符合质量标准,在200度的温差内,杯子都没问题。涉案杯子自2014年10月1日起售,到现在销售量达61万多件,但除了王女士外,没有第二起自爆伤人的投诉。”
被告基于上述三点,认为原告的诉求没有依据。
今天的开庭中,原被告还就钢化玻璃杯的产品质量标准展开争辩。截至记者发稿此案还在审理中。
调查:
涉事杯子仍在门店销售
在王女士的事件发生后,宜家曾出具一份声明称,宜家会对产品不定期进行测验,根据具体情况,宜家总部会采取下架停售、召回修复及产品召回等措施。
记者昨天晚上来到宜家西红门店,这款名为斯黛纳(STELNA)、价格3.9元的马克杯仍在销售中,依然沿用“由钢化玻璃制成,十分坚固,耐摔耐热”的产品介绍,货架上没有关于玻璃杯的警示说明。
在宜家官网上,记者搜索发现,宜家的“玻璃杯”产品有数十种,其中不少杯子的材质就是钢化玻璃,记者再结合此前的媒体报道发现,其中其中一款在售杯子,此前也发生过爆炸事件。
2014年8月29日,北京一家餐厅在宜家四元桥店采购了50个博克尔玻璃杯,其中一个杯子在未使用、无高温等没有任何特殊环境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爆炸;2016年4月,北京市民吴先生用宜家西红门店购买的同款杯子,倒了凉白开放在床头,半夜玻璃杯突然爆裂。
据媒体公开报道,对于爆裂的杯子,宜家也有过召回史。2013年,宜家就曾召回一款LYDA利达大杯;2011年,宜家也曾召回过三款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