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盘点古代女性节日:元宵节妇女相率宵行 上巳节女孩寻觅真爱

2018-03-08 15:38 北京晚报 TF010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以女性为主题的节日,如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三月初三“上巳节”、七月初七“七夕节”等。古代女性过节的习俗也很多:人日“戴花胜”,上元“走百病”祈子,上巳“洗濯祓除”和郊游,七夕“乞巧”比才艺……

作者:倪方六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麻布画女娲与伏羲,蛇尾人身,肩搭尾

正月初七人日“戴花胜” 《荆楚岁时记》:

剪綵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古代女性每年的第一个节日,当是正月初七的“人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晋董勋《问礼俗》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古人有“崇七”倾向,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称:“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汉代出土的金胜

“七日”源流说法不一,但主角都是中国传说中的创世纪女神女娲。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称:“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娲”字释称之为神圣女:“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

女娲“抟黄土作人”的传说在汉魏时被进一步发挥:初一开始造鸡,到初七造成了人,于是有了“人日”。这一发挥的背后其实是神化人类母亲,从这点来说,人日也可以看成是中国最原始的“母亲节”。

图:头戴春胜的汉代妇女俑(出土文物)

古代女性怎么过节日,据《荆楚岁时记》:“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这是魏晋南北朝时的风俗,“华胜”系用绢制成的头饰。这种风俗与立春戴“春胜”关系密切,立春在正月初七前后,有时就在人日。华胜与春胜的区别在于华胜是人型形,故又称“人胜”,而春胜多是花蝶鸟兽形状。魏晋以后,逢人日戴华胜就成了古代女性头上的一景。唐徐延寿《人日剪彩》诗称:“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这一风俗到明清时都存在,明江南才女沈宛君《人日》诗写道:“”剪彩肠逾结,伤心景自流。春风才七日,泉路自千秋。"”

正月十五元宵“走百病” 《清嘉录》:

“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

清代版画中的月亮女神“太阴星君”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又一个“妇女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其来历同样说法不一,但离不开月亮崇拜风俗。古称月亮为“太阴”,与“太阳”相对,以人格化而论,太阳神是男性,而月亮神则为女性。

凡女性节日均与生育有关,元宵节表现更明显。正月十五以“燃灯”和“观灯”为节日内容,故又有“灯节”叫法。“灯”通“丁”,即人口,故过去民间有正月十五“祈子”的风俗。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事语》“拾灯”条:“广州灯夕,士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而在北方,如北京一带正月十五“祈子”风俗则表现为“摸门钉”。明沈榜《宛署杂记·土俗》记载:“或云终岁今无百病,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

要实现祈子愿望,没病没灾,健康才是根本,于是便出现了“走百病”这种以祛病禳灾为特征的“健身活动”。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称:正月十六夜,“妇女着自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自走桥。”

走百病又叫“散百病”,方式就是多走路,北京人称为“宵行”、“走桥”,天津人叫“踏百病”,而南方人称为“走三桥”。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条称:“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明陆伸《走三桥词》所写就是此风俗:“细娘分付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

上巳日“三八节”“祓禊”和郊游 《墙头马上》:

“今乃三月初八日,上巳令节,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

唐代张萱绘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三月上巳节是古代惟一一个可以称“三八节”的女性节日。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日,每月第一个巳日就是“上巳日”,因为上巳日不固定,上巳节在哪一天也不固定。上巳日可在三月初三,也可能是其他日子,如果刚好赶上三月初八即为“三八节”。中国古代著名爱情戏剧、元白朴《墙头马上》中的女主角李千金,与男友裴少俊便是在唐高宗时一年的上巳节邂逅而定情的,故《墙头马上》中有唐朝三月初八过上巳节一说。剧中第一折中唱道:“今乃三月初八日,上巳令节,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

将上巳节固定在三月初三,这便是“三月三”的由来,但上巳日并没有消失,仍有在上巳日过上巳节的现象。上巳节本以祓楔为主题,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其女性节日属性源于先民春天在郊外设社坛祭祀主管地土和农作物收成的社神(大地母神)和设禖宫祭祀象征人类生育和爱情的高(皋)禖神(始祖母)。《夏小正》称这类活动的参与者“多女士”。又据《吕氏春秋·仲春纪》,祭礼高媒神时,“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多女性实际上是一种生殖崇拜风俗,旨在表达祈年祈子的愿望。

先秦时,上巳节已是怀春女孩寻觅真爱的日子,亦可被视为古代“情人节”。《周礼·地官》“媒氏”条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没有嫁妆、不合礼仪的男女也允许结合相约。每到这一天,女性会花枝招展“游春去”,《诗经·郑风》中的《溱洧》一诗写的就是春秋时郑国上巳节的情形:男女倾城而出,约会溱洧水滨,手执兰草洗濯身体,祓除不祥,“献玫瑰”定情:“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到汉魏时,上巳节完全成熟,有祓禊、禊饮、游乐三大内容。《后汉书·礼仪志上》“祓禊”:“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为大洁。”唐朝时,“效游”更成为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杜甫《丽人行》诗开头即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现代人热衷的春游活动,滥觞即在此。

“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会” 《广东新语》:

“七月初七夕为七娘会,乞巧”

陈友荣绘旧时七夕“穿针乞巧”图(局部)

在古代中国所有女性节日中,“七夕”是最为浪漫的情侣“约会日”,古人称为“鹊桥会”。

“鹊桥会”因牛郎织女的神话而起。唐韩鄂《岁华纪丽》“七夕”条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据南朝梁任窻《述异记》,住在河东的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牵牛和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古星宿名,古人将其拟人化,弄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了一个女性节日。

七月七的“乞巧”风俗是古代女性节日中最具现代“技能”特征的比才艺活动。女性希望自己如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于是“穿针乞巧”以媚神。乞巧风俗魏晋时已出现,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南北朝时已成风气,《荆楚岁时记》称:“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清代山东高密《牛郎织女》年画之“七夕相会”

明清时七夕流行“浮巧针”,又称“丢巧针”。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丢针”条:“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在广州,还有闺蜜相约的“七娘会”。《广东新语·事语》“广州时事”条称:“七月初七夕为七娘会,乞巧,沐浴天孙圣水……”民国汪玉泉《羊城竹枝词》唱道:“青溪小妹蓝桥姊,有约今宵乞巧来”。

此外,古代女性节日还有如八月八“八安娘娘日”、九月九“斗母日”等,每个节日也有都相应的节日风俗。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真甜!军营婚礼新人拿军用水壶喝交杯酒,网友:太羡慕了

大观园里好热闹,传统京味文化为七夕添亮色

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在城市副中心举办,“好运”香包送福

手鞠传情、乞巧穿针、奇幻灯影…… 北京市属公园浪漫七夕活动多

七夕推出系列“我等你活动”,七大主场七大品类活动体现浪漫传统创新

七夕佳节,丰台婚登处连体明信片添祝福

又是一年七夕至, 多角度全方位用镜头记录下京城的幸福瞬间

好美!七夕的北京天空湛蓝,故宫一角成婚纱照圣地

七夕前一天,冯远征真情表白

七夕佳节,丰台婚登处连体明信片添祝福

加长版三伏天终于结束了!七夕节来临,你收到这份礼物了吗?

硬核七夕告白!中国军人空中表演一箭穿心,网友:啥时候分配一个兵哥哥?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