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娱乐

《摔跤吧!爸爸》晋升“十亿俱乐部” 印度电影不只有“宝莱坞”

2017-06-05 12:34 北京晚报 TF008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5月30日这天,内地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正式晋升“十亿俱乐部”。暑期将至,国内院线还将引进另一部印度史诗大片《巴霍巴利王2》,这部在印度票房超过《摔跤吧!爸爸》的作品有望在中国再掀热潮。

此前,《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片也让不少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刮目相看。如今《摔跤吧!爸爸》票房火爆,让印度精品电影的质量得到了更广泛观众群体的品鉴和肯定。

一般意义上,我们将“宝莱坞”和印度电影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植根于孟买的宝莱坞,只是庞大的印度电影产业中,最为人所知的一部分。

目前印度电影每年产量在1500部以上,除了以孟买为中心的印地语影视制作基地“宝莱坞”,印度还有几个体现不同民族语言特色的电影制作基地,如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孟加拉语影片制作基地和以海德拉巴为中心的泰卢固语影片制作基地(被称为“泰莱坞”Tollywood)。几大基地各成系统,彼此竞争也互为借鉴,共同构成了印度电影产业的整体图景。

《摔跤吧!爸爸》中“父亲”克服社会偏见,把三个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的主线情节,除了“励志”元素让人热血沸腾,也引导观众审视和探讨印度现实中女性地位这一社会议题。不少国内影评将该片与近年来主演阿米尔·汗的另外几部电影并列,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近年来宝莱坞电影从“歌舞升平”的文艺片逐步转型,开始关注社会议题。

实际上,批判现实的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黄金时期就开始植根印度电影。

拍摄于1951年的《流浪者》,那句充满讽刺的“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借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译制深入人心,成为老一辈中国观众脑海中对印度电影最早、最深刻的印象。

1957年上映的《诗人悲歌》,默默无闻的诗人被出版商甚至自己亲人鄙夷,却收获一名妓女的赏识,歌颂平民爱情的同时反映社会对文人的冷漠;后来主人公被误传死讯,反致洛阳纸贵,又讽刺了普罗大众的势利和贪欲。在导演古鲁·杜特的这部转型之作里,商业电影用以吸引观众的爱情故事和歌舞元素,成功地与批判语境结合,以情动人的同时切中时弊,因此入选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影史百佳榜单。

这个时期,印度电影工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浪潮运动”。在此前的20世纪40年代,印度电影面对动荡局势选择逃避现实,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浪潮的影响下,印度影人开始反思:浮夸的剧情和喧闹的歌舞,是否意味着电影放弃了自身的品格和责任?

于是,“平行电影”浪潮在宝莱坞兴起,这一时期制作的影片内容严肃,严格控制歌舞片段的使用,着眼社会政治气候,大量运用象征元素,突破了以往宝莱坞的“套路”,造就了《贫民窟》、“阿普三部曲”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艺术电影。

这股浪潮到上世纪70年代逐渐消退,但它给印度电影工业留下了宝贵的批判精神。此后,印度影人不断尝试,探索商业和艺术的共处模式。近年来涌现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我的名字叫可汗》等影片,正是这种探索的成功之作。 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摔跤吧!爸爸》编剧古普塔现身北京 如何评价《我不是药神》?

爷爷教唆儿孙决裂?印度喜剧《老爸102岁》探讨东方式养老问题

“加勒比海盗”来袭 轻松将《摔跤吧!爸爸》拽落马下

《摔跤吧!爸爸》连霸国内票房冠军:看印度人怎么拍正能量

摔跤吧爸爸票房爆发深度分析:印度电影人高兴的有点儿早了

内行看门道体育人谈心得 《摔跤吧!爸爸》为何打动人?

《摔跤吧!爸爸》越来越厉害:“摔”出单日票房冠军

《摔跤吧!爸爸》如何征服中国观众? 阿米尔·汗戏外同样励志

李易峰新剧豆瓣评分8.4?我恨不得冲上去调成八倍速!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时隔七年,那个可怕的男人又回来了!

腾讯新丽阅文联合发布影视新项目,《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启动

贾樟柯团队宣布未来退出平遥电影展

史上首次!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破百亿演员”炒作可休矣,整个电影团队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成功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