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你在哪?抗战志士汪润堃后人清明寻外祖父身葬何方
又是清明,再次勾起市民杨女士一段特殊的哀思。她虽然没见过外祖父,但从小到大,外祖父汪润堃这个名字和事迹,一直伴随着她成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她的外祖父从北平到了南方,靠笔杆子和日寇斗争,一年后,他牺牲的噩耗传回家来。可至今,家人都不知道汪润堃究竟安葬于何处。杨女士迫切希望通过本报诉说一下外祖父的故事,从而向社会寻找更多的线索。
汪润堃遗著
一句“南方”成诀别
寻找外祖父的安葬地不仅是杨女士的想法,也是她78岁老母亲的唯一愿望。汪润堃1912年生于沈阳,1929年9月考入北京私立朝阳大学的法科预科。1932年毕业,后曾任教于当时的北平私立求实中学。在北平生活的那段日子,汪润堃参加过不少爱国运动,还在《三民半月刊》、《外交月报》、《国闻周刊》等进步杂志中,发表过多篇与抗日有关的文章。虽然那时“七七事变”尚未爆发,但汪润堃来自东北,对日本人的欺压早已有感触很深。
1937年,与汪润堃十分亲密的一位文友,被日军杀害。汪润堃在当时的知名报刊上以真名发表过多篇文章,生命同样受到威胁。他将已有身孕的妻子,送回了娘家天津蓟县盘山。临别时,留了一句话,说北平已非久留之地,自己要到南方去一段时间,继续和日寇斗争。
谁知这句话竟成了诀别。1938年,杨女士的外祖母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信札和一条外祖父汪润堃用过的旧毛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人、杀害这些字眼都是敏感词,但蛛丝马迹的描述中,意思已经非常明显,汪润堃牺牲了。随送来的旧毛毯,便是他的遗物。
在杨女士的记忆中,外祖父的故事到这里就断了。在老辈人的回忆中,外祖父的线索很少,朝阳大学是线索之一,牺牲于南方是线索之二,可这南方究竟是哪儿?汪润堃安葬在何处?仍是谜团。
从北京到重庆
七八年前,凭着仅有的线索,杨女士的弟弟来到北京档案馆查询资料,果真查到了外祖父汪润堃当年在朝阳大学的学籍。杨女士说,近来她也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的校友录上,看到了外祖父的名字,这些发现,更证实了老一辈人的说法。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杨女士也在网上搜寻到越来越多外祖父当年写过的文章,文章署名除了汪润堃,还有外祖父的一个常用名汪介夫。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线索中的“南方”也逐渐明确起来。杨女士循着一篇文章的线索,给重庆档案馆打了电话,在档案馆民国资料室,来自汪润堃的文章被更多地发现,当一篇篇文章以影印件的形式传回时,杨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
如今,杨女士把外祖父的部分作品整理成册,记者看到,这些影印件中不止有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还有整部的书籍,比如一本名为《日本帝国主义歿落之必然性》的书籍,被列为东北青年丛书,影印件封面上有当时黄埔军校的大印。
虽然仍未找到外祖父的安葬地,更没搜寻到外祖父的照片,可这一篇篇文章却让汪润堃的足迹和样子,一点点清晰起来。
板桥镇旁的兆山
去年,杨女士到档案馆继续查询资料时,机缘巧合认识了江少莉女士,杨女士说她是一位北大研究生,专门研究民国读书报刊。江女士听说了自己的故事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除了帮忙查到了更多相关文章,同时也找到了一条关键性的线索,这是一组名为《弔汪介夫》的诗歌。
从影印件上来看,《弔汪介夫》于1938年发表于杂志《抗敌先锋》第三期,这与杨女士的外祖父牺牲时间吻合。诗歌的作者名为苏云章,第一篇诗作的头一句是,幽暗的梦里,你来自辽远的江上。杨女士说,这句话透露出一个信息,作者与自己的外祖父关系必然亲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对方能知道外祖父的根系,还能在梦见他,那必定是极好的关系,只是考虑到年代,恐怕找到苏云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同时,这组诗作里还有更关键的线索,一句提到了板桥镇的山旁,另一句则是兆山的霜林已做变坟场,难道一个幽暗的角落,从此把你的骸骨埋葬。杨女士认为,板桥镇、兆山、骸骨这些刺眼的字眼,分明指明了外祖父的安葬地。
通过诗歌里的线索,杨女士开始查询板桥镇,麻烦的是,全国范围内,一共查到了26个板桥镇,逐一打电话去问,挨着兆山的板桥镇却是没有的,也许这兆山有其他名字吧。
眼下的线索就是这么多了,杨女士希望看到报道的人,能为她提供更多相关的线索,如果老一辈人能记起汪润堃或汪介夫这个名字,如果有人能知道兆山与板桥镇的联系,都可以致电本报热线。
又是清明,杨女士的老母亲每年祭奠自己的父亲时,总是面朝着东北方,那是汪润堃出生的方向。今年,老人面朝西南,那可能是汪润堃长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