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那么“杭州忆”,最忆又该是什么呢?——京杭大运河无疑是个完美的答案。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对外的一张城市名片,那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更像是杭州人的精神图腾。运河南北纵深,见证了杭州城市的发展,而悠久的运河文脉,则沉淀了最具烟火味的老杭州气息。
拱宸桥上,富义仓前,是否还可以与历史重逢?粮船繁忙、商贾繁荣的漕运盛景仿佛重现。在历史的流转中,在杭州的运河畔,百姓枕河而居的依恋,始终未变。
一河通南北 漕运连京杭
南经济,北政治,京杭大运河是一条纽带,连接两地。悠悠运河,在其众多的历史意义中,漕运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漕运带动运河两岸发展,许多地方也因运河繁荣起来。
漕运兴盛的时代虽然早已远去,但却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在位于杭州市城北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一件件文物诉说着漕运之重。
“大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历史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讲解员刘素丹向记者介绍着千年运河从兴盛、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互相征战,为了运输兵士与粮草,一些国家开凿了人工水道。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从江苏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可以说,“漕运”功能是随着运河而生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物,我们在展览中插入不少生动的小故事。”刘素丹说,“比如在漕运单元中,通过‘宋太宗考察汴河决口’‘唐德宗因解决漕粮难题喜极而泣’这两个故事,反映漕运对中国古代王朝的重要性。”
在漕运过程中,大量的粮食从征收集中、分船装运、一程程地运输,再到地方存储,每一个环节是如何称量的呢?刘素丹指着展柜里陈列的一件清代苏州府官斛介绍道,它就是古代一种计量粮食的专用工具,是馆内一宝。它是漕运制度建立与完善中的一个缩影,向大家静静讲述着运河繁荣年代中的“计量故事”。
“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一句俗语,道出大运河极为重要的漕运作用,也道出了京杭两座城市以河为媒形成的历史渊源。在农耕文明的时代,粮食充足通常是社会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指标,粮食充足就需要储藏,在杭州的富义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是大运河仓储文化的象征和物证遗存。
一座拱宸桥 半部杭州史
行船运河之中,到了拱宸桥,便是真正进入杭州城了,拱宸桥之于杭州,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燃灯佛舍利塔之于通州,是城市的地标。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在首批58处遗产点名录里,拱宸桥赫然在列。近400年间,拱宸桥横卧运河之上,连接的不只是两岸,更承载着运河畔杭州人的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作为杭州水路的“北大门”,它曾见证络绎不绝的商船满载着江南的富庶,从这里一路北上;它也是杭州人乡愁的坐标,闯荡天地的游子,看到拱宸桥就到了家。
正所谓“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运河的脉络从这里流入杭州,也带来了商贸的繁荣,塑造了近现代杭州的工商业中心,杭州的麻纺印染业、仓储运输业、造船业在这里萌发。
历经了三毁三建,拱宸桥自然颇有故事,它的名字就带着“皇家气息”。“拱”字本义为两手在胸前相合,有恭敬、环绕之意;“宸”字指北辰所在,是帝王的代称,所谓“拱宸”意指百姓对皇帝的拥戴或迎接。据说,当年康熙、乾隆南巡都是从拱宸桥进入杭州的。现在,曾经只向君王“致敬”的古桥,已然成为杭州的旅游地标之一,它伫立在千年运河之上,向每一位游人拱手致意,表达着对四海宾朋的诚挚欢迎。
拱宸桥下,也很有趣,有4只镇水兽。据说是因为古桥被货船撞了,在桥墩外端设计安装了四个石兽防撞墩。这种蠢萌神兽叫蚣蝮,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它喜欢趴在河上,是这座桥的守护神。
仍枕河而居 收运河记忆
拱宸桥下清波微澜,桥面人流如织。如今,拱宸桥边,老厂房、旧仓库、古街巷串珠成链,构筑起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这里正是因位于拱宸桥桥西而命名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同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点。杭州历史的缩影和现代的繁华,在此交汇,一同融入到了京杭大运河的记忆中。
这里至今仍保存了完整的清末民初沿河民居建筑以及大量近现代工业遗存,300余户原住民过着枕河而居的生活。
今年72岁的柴选法,从他的父母辈开始就住在桥西,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他所有的童年记忆,都来源于大运河。他说,小时候这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西湖是外地人的西湖,运河才是杭州人的运河。”“我对桥西,对拱宸桥,对运河感情是毛深(方言:蛮深的意思),我从小睁开眼睛就是这里,桥西老底子(方言:以前的意思)的样子都在我脑子里。你现在叫我画,我都画得出。”
他是真画得出来,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拱宸桥杂记》一书中就收录着柴选法手绘的老桥西地图。“历史光有‘枝条’是不够的,必须把‘根’保留好。桥西要有桥西人自家的文化,要有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东西。”老柴口中的自家文化就包括颇有特色的方言。最早,桥西是运河边的货运码头,来自绍兴、宁波和江苏的商贾、工人带来了各地的方言,混合着杭州话逐渐演变成了桥西特有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运河带来的文化交融的产物。
“80后”的倪晓芳从小在运河边长大,如今,她已开展了7年多的杭州方言调查与传播。作为“古时南北文化交流之地”的运河杭州段,那些运河“老杭州”们汇集延续下来的“方言故事”也成为倪晓芳成长中的亲切陪伴。
“牢牢金箍手,袜儿当枕头”,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情谨慎小心,但在桥西的语境里,这个表达通过一种夸张的方式用“袜儿当枕头”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的吝啬程度,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是如此。在收集方言时,倪晓芳时常坐在街边的凉亭里,和老人们研究语言和语境。
如今,作为运河故事社会组织负责人,倪晓芳还致力于挖掘运河边的故事,目前已采访了20余位桥西原住居民,梳理了十万多字的材料,发表了系列文章。在这一段段还河于民的故事里,她看见了不少共同守护运河记忆的人,她说,对于老桥西人来说,大运河就是家门口的河,他们享受着运河、品味着运河、保护着运河,“我们生活在文化遗产之中,与运河共生。”
重整老字号 复塘栖“味道”
在杭州临平塘栖镇的运河之上,也有座古桥,至今已500多岁,它是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古桥——广济桥。
“广济桥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临平史志学会副理事长虞铭说,因为它的造型古朴,结构独特,在桥面中央还浮刻有圆形牡丹团花图案,四角望柱上琢成覆莲状,桥孔顶部还有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精美图案,这也为后人研究古代桥梁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广济桥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自身,桥两岸的水北街、水南街,至今遗留下不少历史文化遗迹。水北街耶稣堂西侧立着一块江南最大的御碑,是如假包换的真迹,记载了浙江黎民在大灾年月不欠分文的史事,也刻下了乾隆帝对浙江人勤劳努力的最高表彰;水南街,有一种带屋檐的走廊,这就是塘栖有名的下雨天淋不湿的“檐廊”,下面是一排“美人靠”。
“其实这个美人靠叫米床,当时的塘栖是浙北一个重要的粮食中转站,江苏、安徽等地的大米要先运到这里再送去杭城。很多卖家就把米的样品放在米床上,成交了,就整船拉走。”虞铭是土生土长的塘栖人,因爱好史志文学,在反复阅读抄录《唐栖志》《唐栖志略》《临平记再续》等地方史志后,开始寻访历史当事人和见证者,并以文字、影像等形式做了大量采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如今,虞铭已出版《塘栖艺文志》《运河商埠》《塘栖蜜饯》等20多部作品,成为当地人眼中的“百科全书”。
同时,虞铭也是一名非遗手艺传承人。采访中,一碟甜而不腻、酥而爽脆的蜜饯,配上一口清茶,是他款待客人的“下午茶”,也是他引导人们走近传统文化、品味乡村美食的“铺路石”。
“历史上的塘栖是‘甜’的。塘栖盛产水果,但水果难以保存也难以运输。明代中叶,将新鲜水果加工成蜜饯的方法传入塘栖;明代末期,借助京杭大运河外运,塘栖蜜饯已成为风靡京省的时令小食。”虞铭说,由于诸多原因,塘栖“味道”的配方和制作技艺逐渐失传。
于是,虞铭开始尝试恢复“百年汇昌”“翁长春”等老字号,在民间寻找老艺人、在书中找寻传统配方,让塘栖“味道”的制作技艺得以保护和发掘,承载了“味觉记忆”的一道道糕点开始唤醒沉睡的古镇。他遍访民间,成功恢复了桂花糕、桂花姜等10多样塘栖糕点、蜜饯等制作工艺。在传承和创新中,塘栖“味道”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让塘栖“味道”再次飘向远方。
“生活富裕了,才会有对传承的更多关注,而传承不仅是一种经济投入,更是一种人文投入。”虞铭还把从民间收集来的1000多件糕模板一起放进“塘栖糕模馆”,有时还会给市民和游客讲解,请他们动手体验“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制作。虞铭说,大运河就是塘栖镇的精神文脉,任何一个细胞都缺失不得,“否则,家就变了模样”。
运河瑰宝
广济桥
清代苏州府官斛
出门税银锭
塘栖糕模馆糕模
白釉寿字纹瓷糕模
(部分图片由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提供)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冯维静 赵鹏 张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