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3-11-30 06:18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效应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未来,如何让新质生产力动能更强劲,值得分析研究。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关键性技术实现突破并发生质变,会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动力和源泉。新质生产力还强调摆脱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增长路径,实现低消耗、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升。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在产业协调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健康经济生态的构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新领域、新赛道的开创,取得了新兴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性突破,强有力的生产潜能得以有效释放。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产业基础能力不扎实、人才质量和结构不匹配等。对此,需要抓住关键,稳妥施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形成新兴产业。培育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

投入力量从事原创性技术攻关,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新兴产业孵化等方式,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型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深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相关环境,形成鼓励并推动创新的优质生态。

来源:经济日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经济日报
    2023-11-30 06:1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