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机器人创新能力全国第一,2025年规模将达70亿元
记者 孙奇茹
2023-11-20 13:38

第五届国际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日前在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举办,由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北京市经信局指导,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编撰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显示,北京在医疗机器人企业数量及创新能力方面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北京市医疗机器人整机企业每年拉动资本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预计2025年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元,占全国市场 30%以上。

11月17日,Celestial Oncology(星空放疗)放疗机器人与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签约,4π全方位放疗系统将正式落地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弥补我国国产放疗机器人产业空白。据了解,星空放疗公司研发的4π全方位放疗机器人突破了超小型加速器技术、机器人同时成像与精准影像引导技术等多项技术,可实现更精准的自动靶区勾画、自动执行放疗计划,能够更快、更精准地进行剂量输送,大大减低放疗的毒副作用。

星空放疗是集聚在北京的众多优秀医疗机器人企业之一。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国内骨科机器人临床应用中占比 80%以上,罗森博特骨折复位机器人填补国际空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获证产品及相关企业均在北京,术锐依托“对偶连续体机构”研发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打破海外多年技术垄断……北京手术机器人企业创新研发与产品转化已结下了累累硕果。

白皮书指出,北京科技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源,为北京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奠定了北京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基础。其中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目前已经突破基于在线反馈和智能引导的人机交互技术、智能假肢运动控制技术、人体运动意图识别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等核心技术。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 4 大区域医疗机器人产业集群,且各有侧重:手术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康复机器人在长三角地区优势最为明显,京津冀和中部地区紧跟其后;医疗服务机器人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最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平分秋色;健康服务机器人则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有所发展。其中,手术机器人产业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壁垒,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有好的发展,相关企业更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和哈尔滨的相关高校附近。

白皮书提醒,目前中国已位居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但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仍存在较大不足,核心部件成本高昂大幅增加医疗机器人整机价格,增加终端应用普及难度。基于上述问题,白皮书提出以下几点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一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国际领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附加值;二是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加快收费、医保市场要素配置,加速市场化拓展应用;三是支持医工企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产业创新发展要素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奇茹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奇茹
    2023-11-20 13:3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