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百年文物
借助3D打印技术“回家了”!
据河北新闻网,
历时三个月,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
百余年前流失海外的造像和造像残件
通过3D打印技术被1:1复原,
实现重聚。
现场不少人激动得落泪↓
高校用虚拟复原技术
还原文物宝库
据了解,响堂山石窟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
包含大量建筑、雕刻、绘画和书法艺术。
学术界将响堂山的雕塑艺术
誉称为“北齐造像模式”,
响堂山石窟是我国第一批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
响堂山部分石窟
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并有一些文物流失海外。
为再现前人留下的艺术宝库,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利用数字科技技术
还原响堂山石窟的原貌↓
从2017年开始,
太原理工大学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
与响堂山石窟合作开启了
响堂山石窟数字化工作,
对石窟本体和流失海外的文物
进行数字化采集和整理,
并进行了虚拟复原和数字化展示。
克服困难
为文物回归故土提供可能
然而,文物“回家”的路并不容易。
响堂山石窟的空间结构非常复杂,
造像经常受到遮挡。
因此扫描往往只能涵盖部分表面,
难以获取完整的数据。
为解决这一难题,
高校师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点云处理,
通过多个站点的扫描,
获取石窟表面的完整点云、三角网面,
再加上复杂的后期处理,
完成石窟模型的重建。
这些数字化的石窟模型
不仅为响堂山石窟的考古报告
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也为那些流落异乡的文物回归故土
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借助最新的数字3D打印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
成功复原了多件
流失海外100多年的响堂山石窟造像。
此外,在学校参与下,
响堂山石窟研究院
还建立了响堂山石窟数字展示中心,
使这些历尽沧桑的文化遗产
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还原,
再现其辉煌原貌。
为保护文物做出贡献的高校点赞!
也期待我们的文物实体早日回归!
综合河北新闻网、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央视新闻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