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感烟探测器能救命,老旧小区居民该怎么装?
2023-03-01 20:34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一高层住宅的居民家中起火,楼道的感烟探测器敏锐地“嗅到”钻出门缝的烟雾,先后两次向物业消防监控中心报警,微型消防站人员也两次逐户敲门核实,最终发现火情,救出业主。此次成功救火,感烟探测器功不可没。感烟探测器有何优缺点?老旧小区能否普及?居民家中安装该注意什么?记者对此做了一番调查。

深夜楼道的感烟探测器两次报警

记者2月26日来到起火的楼层,楼道墙壁仍有被烟熏过的黑色痕迹。“当晚就是这个感烟探测器报的警。”石景山区中海长安雅苑小区的物业安管主任董增豹指着楼道上方说,“第一次报警后,微型消防站队员敲开了16层所有业主的门,大家都说家里没着火。”

17分钟后,感烟探测器再次警报,小区消防监控中心收到连续报警,光报警单就拉出长长一条。“我再次到达16层时,就能看到明显的烟雾了,没想到是此前敲门询问过的一户女业主家发生了火情。”微型消防站巡逻员石海新说,“第一次去查看时,可能她睡得迷糊,没发现家中异常。”

当时,女业主的房门打开着,人正躺在门口,石海新第一时间通知了微型消防站其他队员并拨打119报警电话,同时对事发楼层断电,确定房内只有女业主一人后将其救出。5名微型消防站队员使用墙壁消火栓出水灭火,消防员赶到后合力将明火扑灭。

初步调查发现,起火原因系女业主充电宝的锂电池热失控引燃周围可燃物。这起火灾有其典型性——是一起夜间居住场所火灾。应急管理部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夜间居住场所火灾发现晚、报警晚、人员逃生不及时,其亡人率接近白天的2倍。

回到上述火灾,如果不是感烟探测器的及时报警,可能会错过最佳发现时机。不少读者提出疑问:为何我家小区没有安装呢?这东西真管用吗?我家想装一个应该注意什么?

避免厨房油烟误报可安装感温探测器

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无论是套内还是公共部位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4米到100米的住宅建筑应在公共部位设置,54米以下的高层住宅建筑宜在公共部位设置。“很多老旧小区的楼房不属于高层住宅建筑,或者建设年代久远,因此没有设置包括感烟探测器在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丁京解释。

“我们是新建小区,居民楼每层是一梯4户,每层的公共区域安装了3个感烟探测器,东西两厅各一个,中间电梯厅一个,22层一共有66个。”董增豹介绍。

“当场所内的烟雾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感烟探测器一般在几秒钟可以发出报警,并可以联动相关声光报警器、防火卷帘门、消防中控室等设施。在起火前预警、联动相关设施,这是感烟探测器两个最大的优点。”丁京说,这对于发现初起火灾,尤其是预警夜间火灾有很大帮助。

感烟探测器有何不足呢?丁京说,“感烟探测器存在所谓‘误报’的情况,比如在厨房炒菜、在狭小密闭空间抽烟、熏艾等产生的烟雾引发报警,但这并不是感烟探测器的错,它只负责探测烟雾,不甄别烟雾产生的原因。”

“如果居民想自己在家中安装感烟探测器,不建议安装在经常做饭的厨房或吸烟点等烟雾较多的地方,很多居民就因为频繁报警而拆除了探测器,得不偿失,我建议可以安装在卧室、客厅等位置,厨房内可以安装感温探测器。”丁京说。

老旧小区宜安装联网式感烟探测器

去年9月17日,大兴区团河社区的王大妈着急接外孙女,忘记家中还熬着粥,浓烟涌出厨房,触发客厅的感烟探测器。此时,站在学校门口的王大妈手机立即报警,她恍然间想起家里的粥锅,赶紧往家跑,此时,团河微型消防站早已赶到现场灭火,幸好并没有造成更大损失。

对于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老旧小区,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是一个较为简便经济的方法。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具有电池供电、安装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而且,具有联网功能的探测器可以将报警信息,通过手机多方、远程推送。

早在2010年,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就已开展了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的试点。2018年,这项工作更成为北京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惠及人群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主。

记者从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大兴区观音寺街道的团河社区1989年建成,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且老年人数量较多,观音寺街道投入资金,在团河社区每层楼道,以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中安装可联网的独立式感烟探测器1500套,通过下载专门的APP,探测器可以连接住户、社区和微型消防站的人员,一旦发生报警,微型消防站队员便立即到达现场。

“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的‘误报率’在70%以上,也就是说10起报警经核实大概有3起为火情。”团河社区工作人员张媛说,“我们不怕误报,微型消防站队员会很地进行现场核实排查,哪怕100次报警只有一次能发现真火情也是值得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宇

流程编辑:u02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宇
    2023-03-01 20:34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