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帮我看看,手机怎么黑屏了?”“听邻居说,现在网上点餐比店里买还便宜,是真的吗?”“早上六点起来就往医院跑,怎么还是挂不上号?”……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老年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然而,这些新鲜事物也在老年人面前横起了一条无形的“数字鸿沟”。
北京开放大学自2021年启动了“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召集分校教师、社会志愿者、领域内专家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老年人日常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已累计惠及79万名京城老年人。
社区老年居民仔细阅读“我来教您用手机”课本
现状
手机应用程序大多成了“摆设”
“可把你们盼来了!”新年第一天,78岁的市民么先生和老伴迎来了女儿一家三口,把他们迎进门,简单寒暄几句,么先生拿出手机递给小孙女——“宝贝帮我看看,手机最近总卡,是不是出什么毛病了?”
没等孙女接过手机,么先生就戴上老花镜,着急地自己演示起来:任意点开一个应用程序,至少需要定格10秒才能进入,还有的应用程序没等进入就黑屏闪退回到了手机主页。
“应该是内存不够了,我给您手机清理清理‘垃圾’。”这点小事难不倒年轻人,孙女边说边接过手机,在屏幕上点了几下,又上下划动了几下,没过五分钟,手机就恢复了流畅。
“手机里也有‘垃圾’?”听到新鲜词汇,老人推了推老花镜,眼神里充满好奇。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爷孙俩坐在沙发上,捣鼓起手中这块“小方块”,孙女耐心地讲,么先生听得也津津有味。“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心灵手巧,我是老了,这么多步骤怎么记也记不住了。”一堂生动的“手机实践课”后,么先生摆摆手,笑着感叹,每次都攒了好多手机问题,就等着年轻人上门解决,“有时候看你们忙,还有点不好意思,就怕麻烦你们。”
么先生的心声,也是数字时代无数老年人的缩影。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多数老年人都用上了智能设备,但使用体验却并不“智能”——医院推广网上挂号,不会操作的老人只能照旧到医院现场挂号,年轻人动动手指的工夫,他们却要早起好几个小时;线上点餐方便又实惠,但多数老年人不会使用外卖软件,只能去门店花原价购买;还有的老人不懂用手机看视频、听音乐,只好被迫放弃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面对复杂的手机功能,老人们自己弄不明白,年轻人教一次也记不住,这些障碍让他们对探索手机新功能望而却步,除了打电话、发微信、刷短视频等简单操作,其余的功能几乎都不会用,子女帮忙下载的功能性应用程序也大多成了“摆设”。
改变
家门口办起“手机培训班”
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一周一次的居民茶话会上,“手机”成为了居民在茶余饭后聊天的主题。“退休以后,孩子给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60多岁的居民江敏正和邻居展示着自己的新手机,五颜六色的应用程序在指尖划过,令老人们目不暇接。“功能这么多,但除了打电话、发微信,别的我几乎没用过。”江敏羡慕年轻人,“他们随便戳几下屏幕就能打到车、买到菜,我也想学学!”
老年居民的心声,街道工作人员听进耳中,记在心里,经过多方联系,从高校请来了“手机专家”——北京开放大学的老师们走进社区,在居民家门口办起了“手机培训班”。
北京开放大学教师向社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用法
再次来到居民茶话会,许多老年居民都发现了新变化:茶话会从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小活动室搬到了能容纳近百人的大会议室,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年轻人走到居民身边,为他们带来了一场数字知识的盛宴。
“叔叔阿姨好,咱先别急着拿笔记本,跟我打开手机备忘录,我教您不用纸笔也能记住事!”北京开放大学教师曹凯开门见山,带领老人解锁了智能手机的一项基础功能。“学生们”纷纷戴上老花镜,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北京开放大学教师向社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用法
“课前,我跟几位叔叔阿姨聊天,发现大家都喜欢唱歌、跳舞、旅游,那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把咱美好的老年生活分享给更多人。”曹凯从台下走到老人中间,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相机中调出九宫格、参考线,还有对焦变焦、放大缩小……在一系列新功能的加持下,老人们拍的照片端正清晰了不少。
“小伙子,调节亮度怎么点来着?”“我拍的照片怎么比他的暗?”“能不能再教教我怎么修图?”……面对四面八方传来的问题,曹凯和同事们一遍遍耐心解答。他说,教老人学习急不得,得把每个步骤掰开揉碎了讲很多遍,他们才可能完全掌握。“用耐心和爱心,传授专业知识,扶老人一步步越过‘数字鸿沟’。”
一堂生动的手机培训课后,许多老年学员都感到意犹未尽,纷纷向街道提议:“欢迎这些年轻人们常来!”
课后,他们还自发地组织起了手机学习小组,回顾复习“知识点”。“年纪大了,老容易忘事,得一遍遍反复操作,才能记得住。”江敏自荐当起了小组长,她将重点操作一步步截图,用课上学习的修图软件在图片上添加注解,打印成册分发给小组成员。“跟老街坊们分享经验的同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练习。”江敏笑着说,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反而享受其中。
北京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办学负责人白新睿介绍,作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北京开放大学启动“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的近两年来,已经走进了超500个社区和老年机构,深入到居民家门口,把老年人日常亟需的、最实用的手机技能传授给居民。同时,该校还开发了百集线上视频课程资源,为更多老年人提供终身学习服务。
成效
智慧助老覆盖本市16个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手机学习的队伍中,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叔叔阿姨们对知识的渴望特别强烈,经常在课后通过微信、电话提问,作为老师当然会尽全力帮助他们,但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曹凯直言,有些急需解决的手机问题,比如黑屏死机、支付错误、卡顿清理等,单靠每周几次的课程和线上答疑,是无法及时解决的。
想要真正满足老年居民的日常需求,还需更加深入地走到他们身边。
引入社会力量,招募公益志愿者,是北京开放大学想出的妙招儿。近年来,该校先后与链家贝壳公益基金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合作,学校教师为门店工作人员提供教学培训,将他们培养成为公益志愿者,鼓励他们在工作之余帮助老人提升智能手机应用能力,解决实践问题。
依托成百上千家门店,一个个老年数字“补给站”建立了起来。
“您好,能教教我怎么在网上挂号吗?”清晨,居住在昌平区天通苑社区的75岁居民王轮拄着拐走进了小区楼下的链家门店。正巧碰上北京链家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吴淑萍巡店,她赶忙把老人搀扶到沙发上,让他坐下喘口气。
王轮说,这两天降温,“老寒腿”犯了,想去医院开点药,“孩子们工作都挺忙的,我这没大事不想惊动他们,趁着买菜的功夫来问问,能不能教教我网上挂号?”吴淑萍二话没说,接过王轮的手机,从搜索预约挂号小程序讲起,把网上挂号的每个步骤都详细地演示了一遍。老人学得也挺快,在吴淑萍的耐心指导下,顺利地挂上了当天下午的门诊号。
“多亏有你们的帮助,学会用手机挂号,以后就不用去医院排大队了,真方便,谢谢!”临走前,王轮连声感谢。吴淑萍又拿出了一本名为“我来教您用手机”的课本送给老人,翻开内页,里面分类介绍了微信使用、空间清理、生活缴费、预约挂号、路线导航、订购外卖等手机知识,还配合了加粗的文字和多张图片。
“我来教您用手机”课本
“有时我们的一点点小付出就能帮助老年人解决大问题,这样的公益,大家都愿意做。”吴淑萍说,链家贝壳公益基金会自2022年起与北京开放大学合作,校企联手服务社区老年居民。依托线下门店,链家还举办了“我来教您用手机”线下课堂,已累计服务近700个社区。
随着手机培训班和数字“补给站”的遍地开花,“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陆续覆盖本市16个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手机学习的乐趣。“因为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渴望学习,更希望有活力、有朝气地安享晚年。”江敏在最新的一条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照片中老人们的笑容像花一样绽放。
(原标题:家门口建起数字“补给站”,让老年人不再拿着手机犯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99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