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示众”、当“包办”、忙“打卡”……泛滥的家长群难招架
2022-09-08 10:29

回复信息不及时屡屡被“示众”,总得包办孩子们能干的事情,忙着打卡拍照交互动“作业”……新学年伊始,又有许多爸爸妈妈一头扎进家长群,二孩三孩儿妈妈更是要“运营”十多个家长群,让人爱恨交织!

视觉中国 供图

“示众”——

璐璐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果不其然,又被“示众”了!

这次是小儿子的家长群,让家长在下午4点前提供孩子的身高信息,第二天要统一给孩子们调整座椅。

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才3点半,她和群里三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被点名两轮了。

“大儿子高二,每科各有一个群,班主任还建了一个家长交流群、一个家长通知群,小儿子刚上三年级,有班主任的消息+数学群、语文群、英语群,也有家长交流群……”璐璐微信群里的“家长群”拉出来有十多个,哪个群里的消息也不敢漏。

翻看她的家长群记录,限时回复的通知比比皆是:几点前发观看某某节目的照片,几点前完成某个调查问卷,几点前接龙是否参加某某活动,几点前反馈是否到访过涉疫点位……

回复迟了屡屡被点名的璐璐也很委屈:孩子的事儿谁不重视呢?因为工作原因没法时不时地看手机,可因为我不能及时回复微信,就隔三岔五地被老师在群里暗示我应该多关心孩子。

“包办”——

“家长群是方便家校联系,但也不能什么问题都交给家长吧?”雪雁的女儿今年高一,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她倒是有充足的时间关注家长群,但却无法认同家长群里的“包办制”。

这学期女儿的学校开始实行走班制,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柜子,老师希望孩子以职业理想为名给自己的柜子命名,但孩子们有的按时提交有的拖拖拉拉,老师就在家长群里通知家长,让家长替孩子提交。

十五六岁的大孩子了,也有学生群,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老师不督促孩子,却把任务转嫁给了家长。

“体温接龙,还有的孩子没报,请家长抓紧填一下表。”

“秋季运动会班级订班服,请家长接龙孩子服装尺码。”

“给学习小组取名。”

……

雪雁说,跟着孩子的微信群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感觉一路“包办”。许多本应锻炼孩子能力的事儿,老师为了提高效率,都让家长干了,孩子上哪儿找锻炼机会呢?

“打卡”——

“快!儿子,赶紧来拍张照片,直播要结束了!”乔乔妈妈收拾完厨房,忽然发现老师安排观看的直播就要结束了,赶紧吼过来儿子,拍照、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搞定。

“请大家收看之后拍照上传到班级群中”“以上内容收看后拍照片上传小组群”“请家长和孩子自愿收看,收看的学生拍照片反馈到班级群”……

乔乔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在他的班级微信群里搜索“观看”“拍照”等关键词,都有好几屏,而要求观看的内容,确实丰富多彩,有主题日活动,有读书的、安全教育的、心理健康的等。

“说是家校合作,实话实说,让看的视频、直播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只看一段,拍张照片,交差!”乔乔妈妈说,她也问过乔乔,返校后,老师有没有组织讨论看了视频是否有收获、有什么感悟。乔乔说,上传完照片,老师就再也不提看视频的事儿了。

“老师让看的直播、视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而检验孩子是否认真观看的标准,不应该是直播打卡,学校也应该创新模式。”乔乔妈妈说。

这些家长群被点赞——

  • 有规矩 通知不用回复

“我儿子的家长群里,老师发的通知,家长都不用有任何回复,这是刚入群时,老师用了将近半个月形成的规矩。”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刚建群的时候老师就每次都反复强调不要“跟帖”,群里基本上不会出现刷屏情况。

  • 不盲从 看到老师用心

“我孩子二年级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忽然通知说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再往群里发作业。”一位家长说,开始几天孩子总是记不全作业,有不少家长反对。“老师没有盲从家长,顶住了压力,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作业记录本上每天都写得明明白白的,我们也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更愿意配合老师工作。”

  • 有分工 家长也能群里聊

“我们孩子的家长群有两个,一个是老师的通知群,语数英三位老师都在群里,家长不出声,老师可以通知到所有人,学校和课程相关的通知很容易看到。”一位家长说,如果有问题需要向老师反映,可以直接添加老师微信,或是通过群聊语音功能与老师沟通。另外一个群是家长沟通群,供家长之间联络,不喜欢被打扰的家长可以选择免打扰功能。

点评:家校沟通机制应创新

市政协委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毛颖梅说,微信群已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老师和家长在应用家长群沟通时又爱又恨的感受,充分反映了家校既有沟通的意愿和需求,但也因沟通过程随机性大、缺乏有效机制而造成困扰。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社三方协同已成共识,厘清家校双方各自应承担的主要责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是高效沟通的前提。

家校双方要明确教育目标、责任分工。家庭教育重在身心健康的保障、品格及生活习惯养成,而学校教育重在知识技能学习、道德教化、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新时期还要注重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创新家校沟通机制。学校要注意发挥引导或指导家长的作用,加强对校内工作事务的统筹安排,一些有相对固定工作节点的通知要给双方留出沟通的时间余量,也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规划性。要引导教师用好线上沟通平台,通过发布“群公告”“群待办”文档接龙等方式,减少信息干扰。

(原标题:被“示众”、当“包办”、忙“打卡”……泛滥的家长群难招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流程编辑:u099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颖
    2022-09-08 10:2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