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绵把北京雨水留住用好!全市已建设海绵城市项目5237个
2022-08-30 14:27

在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留住宝贵的天上来水,让雨水循环利用,是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的初衷。海绵城市,通俗来说,就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能将雨水积蓄存储起来,等需要时再将存续的水加以释放利用。

2016年,通州代表北京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总结建设经验,提炼建设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2017年,北京出台文件在全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自此,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加速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海绵项目5237个,重点项目可实现85%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基本实现了建设的预期目标。今年,北京还将新增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35.81平方公里。

首钢园北区群明湖。本报记者 邓伟 摄

点位1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

最大一块“海绵”可存水680万方

海淀田村山南路北侧,有一大片开阔水域。蓝天白云之下,清风吹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水面之上,几只水鸟自在飞翔;林间小路,三三两两市民闲庭信步,十分惬意。

这里是北京西郊雨洪调蓄工程,也是北京海绵城市建设中最大的一块“海绵”。

站在月季花海之上的观景平台,园区的整片水面尽收眼底。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西蓄工程管理所所长翟向东告诉记者,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实际是由杏石口枢纽、西黄村砂石坑、阜石路砂石坑,以及自杏石口枢纽到两个砂石坑的两条输水管线共同组成的。其中阜石路砂石坑,是整个工程防洪蓄水最核心区域。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本报记者 王天淇 摄

蓄滞

调节雨水收集 缓解洪水压力

阜石路砂石坑最大可容纳680万立方米水量,比玉渊潭公园东西湖水量加在一起的两倍还多。遇降雨时,砂石坑东侧、南侧的四个排水口,承接周围八大处沟流域、北八排沟及琅黄沟流域约27平方公里的汛期雨水汇入砂石坑,可有效缓解周边地区的雨水收集压力。

而在砂石坑北侧,还有一处进水口,经位于上游三公里处的杏石口枢纽,与永定河引水渠相连。当阜石路砂石坑需要补水时,可通过调节杏石口枢纽,从永定河引水渠引水,蓄至砂石坑中,补充水源,净化水质。如果在汛期,上游河道行洪压力过大,也可以通过永定河引水渠和杏石口枢纽,将上游河道的水引入阜石路砂石坑,“这样就可以缓解洪水经永引渠进入中心城区的压力,在这里起到一个蓄滞作用。”翟向东说,而这最大680万立方米的存蓄量,足以抵御周围沟渠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的排水量。

首钢园北区秀池。本报记者 邓伟 摄

回补

渗井+渗道 有效补充地下水

“目前阜石路砂石坑的蓄水量在270万立方米左右,水域面积约3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处约13米。”翟向东说。但是在去年10月,频繁的汛期降雨和上游河道补水,让阜石路砂石坑的蓄水量达到了400万立方米。那么,不到一年时间,除了自然蒸发,这约130万立方米的水去哪儿了呢?

翟向东指了指砂石坑,“它的底是自然河底,所以除了蒸发,还要下渗。”在阜石路砂石坑,雨水的自然下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库区底下有10眼渗井,布置在库区底部38米到39米高程,每眼渗井直径4米,周边还有大约100米延伸出去的渗道,通过这些设计,有效下渗回补地下水。另外一种方式是边坡下渗。砂石坑周围边坡在52米高程以下,采用减渗的护坡方式,用两道减渗膜,中间填充膨胀土,起到让水慢慢下渗的作用。

这两种方式让阜石路砂石坑周边地下水得到有效回补。据今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西蓄工程阜石路砂石坑周边地下水位保持44.47米高程,同比2017年的28.74米上涨了16米。

绿化

绿地涵养水源 调节周边气候

此外,西蓄工程阜石路砂石坑占地面积大约1000亩,其中绿化面积约790亩,园区里相继种植了银杏、海棠、槐树、丁香、连翘等各类乔灌木达111种,近46000棵,可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大面积的生态绿地也仿佛“吸水”的海绵,在收集、涵养、净化水源的同时,还能调节周边气候,降低热岛效应。

点位2

首钢群明湖和秀池

工业遗存创新 两湖调蓄雨水

北京首钢园北区,绕过三座高炉,明净澄澈的群明湖出现在眼前。很多人不知道,这也是首钢园北区里的一块“大海绵”。

大“水盆”

湖畔铺设管道 吸收园区雨水

据介绍,群明湖水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水深大约3.9米,是首钢园北区最大的雨水调蓄池。除了湖体本身在下雨时可以直接承接雨水,湖体周边铺设了许多雨水管道,将周围道路上的雨水通过雨水口和管道排入群明湖。而且,群明湖的湖底没有进行防水设计,让储存起来的雨水可以通过下渗回补地下水。

在群明湖的北侧,有一方略小一些的湖,叫做“秀池”。秀池的水域面积只有约3万平方米,水深也只有1米左右,但同样发挥着调蓄雨水的作用。记者了解到,秀池所在的地理位置海拔高于群明湖,下雨时,雨水可以顺着秀池流入群明湖,这两座湖的蓄水能力构成了首钢园海绵建设最主要的一部分,可以“吸收”园区北区约三分之一的雨水。

小“海绵”

调蓄池收雨水 用于绿化灌溉

除了两个大“水盆”,首钢园北区还按照“每一万平方米配备一座容量500立方米雨水调蓄池”的要求,修建了30多个调蓄池,它们仿佛一块块小的“海绵”,吸收着园区里其他区域的雨水,再用于绿化灌溉等使用。

此外,在首钢园西十冬奥广场附近,有一条透水沥青铺就的路面,周围还铺设了大量透水砖,都是为了雨水的下渗和收集。园区内随处可见的下凹式绿地也发挥着相似的作用。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路面上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下凹式绿地,滋润土地的同时也涵养地下水源。

点位3

龙潭西湖

“臭水坑”不臭了 变身生态公园

今年夏天,位于东南二环的龙潭西湖调蓄工程正在接受首个汛期的检验。昔日一到汛期就臭味四溢的“臭水坑”,如今不仅不臭了,还在实现湖水循环自净的同时具备了调蓄雨水的功能。

净化

三个池体过滤 去除污染杂物

据介绍,龙潭西湖调蓄工程在龙潭西湖湖底新建了一座调蓄池,总容积9万立方米,有效容积6.2万立方米。调蓄池内部通过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对来水水质进行处理,可达地表水IV类。

记者了解到,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主要特点是“蓄水和净化同体”,由格栅池、硅砂蜂巢高效过滤池和硅砂蜂巢储水净化池三个部分组成。合流雨污水或湖水通过管涵依次经过以上3个池体,完成净化过程,再用排水泵,排入湖中。其中格栅主要是拦截枯枝败叶等较大漂浮物,硅砂蜂巢高效过滤池采用硅砂微米级孔隙去除悬浮颗粒物,硅砂蜂巢储水净化池主要通过生物作用等去除水溶性污染物。

补水

收集雨水净化 缓解污染问题

汛期时,合流的雨污水首先通过龙潭西湖西北角的进水方沟进入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经物理和生物净化后外排或者补充龙潭西湖湖水。非汛期时,处于静止状态的湖水经湖底的水管流入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净化达一天后,用排水泵排入龙潭西湖。如此循环,按照15天一个周期,净化湖水。

今年汛期,龙潭西湖调蓄工程累计收集雨水已超14万方,有效缓解周边溢流雨污水直接入湖污染问题和周边道路汛期积水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今年目标

新增35.81平方公里“海绵”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海绵处了解到,北京在海绵城市的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冬奥赛区、大兴国际机场、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开发区、温榆河公园、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千年守望林、城市绿心、环球影城等一大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全面遵照海绵城市理念,按照首都标准、北京特色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实现85%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总体上看,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整体效果良好。

■海绵城市·类型

【范例】

•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内的博大停车场项目,通过利用植草沟、生物滞留、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有效渗透、净化、调蓄场地径流雨水。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镜河工程,新疏挖的镜河提供调蓄空间55万立方米,与强排泵站结合有效解决区域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成果

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区范围内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为367.3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6.56%。涉及海绵项目共计5237个。其中,透水铺装面积3973万平方米,下凹式绿地面积为5463万平方米,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为331万立方米。

■海绵城市·目标

2022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和西城)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将达到30%,城市副中心(通州)要求达标面积比例为35%,其余各区达标比例为28%,还需新增达标面积35.81平方公里。

(原标题:全市已建设海绵城市项目5237个 今年还将新增达标面积35.81平方公里 城市海绵把北京雨水留住用好)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王天淇

流程编辑:u00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2-08-30 14:27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