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春困”,再来说说“伤春”。相比而言,春困侧重于“身”,而伤春主要反映的是“心”。人在踏青赏景的好时节出现情绪与心理问题,缘于人的生理功能经历冬藏之后,在春天出现了波动。这种波动导致人的情绪和心理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过于激烈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古诗词中也有“伤春”的踪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现象,但一些人在面对生机勃勃的美好春光时,反而会因未来的变化生出莫名的忧郁。
从门诊接诊情况来看,现代人在春季出现心理疾病的趋势正在上升。心理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发展为疾病之前是有征兆的,比如饮食的改变、工作节律的改变、情绪的改变,尤其是睡眠的改变,往往也是各类心理问题出现的前兆。
对于季节性情绪问题的预防,要重视以下早期提示信号。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或睡眠时间减少。
情绪异常:情绪不稳定、感觉压抑、高兴不起来。
行为障碍:变得懒散、不讲卫生;社交能力下降,离群索居。
此外,还有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心慌、食量减少或食欲下降等。
如果出现了以上表现且无法缓解,那就不仅是“伤春”这么简单了,要高度怀疑是季节性焦虑、抑郁,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在春季要重视调节心态、疏解心情,遇事不急少怒,乐观是应对“伤春”的一剂良方。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丁一芸 邢佳
流程编辑:u01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