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会“伤”到孩子?这本书里有答案
2022-01-07 16:43

《原生母爱: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 【韩】李南玉著 李芳 崔立波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为一个女儿,我很“幸运”地拥有了一位爱我的母亲,当然同时,她的争强好胜、情绪不稳定、控制欲极强等负面也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天。其实环顾四周,不管是身边的还是网络的朋友中,与我有过相似“痛并快乐着”的童年的人很多,许多人直到三十而立,都无法与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和睦相处。

《原生母爱: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特别关注了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如何塑造孩子性格的形成的——这本书写到了有的妈妈愿意为子女倾尽所有,但是孩子因为这份沉重的爱寸步难行;有的妈妈无视家人的所有需求,但是孩子因为这份爱的缺失心墙高筑;有的妈妈将子女当作夫妻关系的筹码,但是孩子却沦为了这段三角关系的牺牲品;有的妈妈对子女有选择、有区别地爱,但是被偏爱的孩子和被忽略的孩子却受到同样的伤害……心绪如果层层堆积,心门终将缓缓关闭。

“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你能不能为我想想”“要不是为了你”……对很多人来说,母爱意味着束缚、压抑和窒息。妈妈不再是释放情绪的心灵栖息地,而成了枷锁和羁绊。但这本书不是为了进行“因为她是妈妈,所以要体谅她”这样的无力说教,而是想要向大家传达一些负责任的方法和有意义的心理咨询经验,探索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找到和妈妈相处的恰当方式,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

既然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那么为什么这种爱会“伤人”?作为心理咨询师,作者李南玉曾遇到过这样一位痛苦的妈妈,这位妈妈不理解:“我爱我的孩子,可他为什么还总是对我不满,跟我吵架?”通过几次精神分析答案水落石出——原来这位妈妈在自己幼年成长过程中就没有得到过家人的爱,因此她不知道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呵护关心孩子。

这就涉及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依恋理论”。它是精神分析专家约翰·鲍尔比首次提出的用于解释母子关系的心理学理论——每个人一出生,首先与妈妈建立关系,孩子总会先天认为与母亲的关系更亲近,这种关系的本质和与父亲的关系的本质完全不同。婴儿用哭声表达了诉求,妈妈及时分析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果孩子的诉求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孩子将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人及环境。也就是说,尽管这个时期孩子只能靠哭声来向妈妈传递诉求信号,妈妈也能够及时敏锐地察觉,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人格。拥有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小孩是幸运的,他们会对身边人和外部环境形成“可信赖,有帮助”的印象,在脑海中树立起高度的自尊和自信,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方面,这类孩子也通常觉得“原来人与人的关系是这么舒适、这么美妙呀”的感觉。许多事例证明,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自信乐观、与人为善、勇敢诚实、无惧挑战。

但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曾经经历的童年,形成了另一种依恋人格——“焦虑型依恋人格”。焦虑型依恋人格可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缺乏母爱的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儿时可能哭得撕心裂肺,妈妈也无动于衷,或者是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帮助,妈妈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原来全世界都不帮我”。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从而经营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第二种是妈妈的爱时有时无,有时强烈,有时缺席,造成了孩子对妈妈“又爱又恨”的抵抗型依恋;抵抗型依恋的母子关系中妈妈的关怀完全是看心情,孩子需要的时候不一定有,只有妈妈愿意的时候才有,孩子为了获得妈妈的爱而变得终日活在焦虑和不确定中,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内心缺乏底气,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可,一辈子活在他人的评价里。第三种是由于母亲的虐待导致的混乱型依恋,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这些孩子今后的生活中,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广结朋友,建立起稳定的婚姻,与子女也相处融洽,形成了良性循环;而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常常以消极负面的态度看待世界,他们焦虑、易怒,甚至影响到婚姻生活和与下一代的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代代相传。令人心碎的是,即便孩子成人之后,“大孩子”也需要爱和肯定。许多成年人、甚至是中年人,也在苦苦渴求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尊重。一个人对于父母的情感质量,决定了他/她的生活质量,决定了与另一半和自己的子女之间的关系质量。

然而人生并不是命运决定的,打破宿命轮回还需要科学的改变。相信许多与父母关系再差、矛盾再多的人,也并不喜欢“老死不相往来”。发生的已经发生,当下能做些什么呢?所以书中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与母亲关系的心理学方法。比如,如果你是在抵抗型焦虑的环境中长大的女性,在为人母后就需要跳脱出既有的行为惯性,以安全依恋的方法来对待孩子。比如,安全依恋的妈妈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焦虑依恋的妈妈们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并非是不爱孩子,只是这样的爱存在问题,他们认为这是给了孩子足够爱,殊不知这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这就需要通过后面几章的阅读来重新理解与母亲的关系,找到父亲这一角色并建立起良好的父母子女的三角关系,倾听内心,不断沟通,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陈梦溪

流程编辑:u06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2-01-07 16:43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