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孙隆基《新世界史》:“四大文明古国说”错在哪儿?

2015-11-27 12:00 网络 TF006

2015年11月26日讯,以读惯了传统历史教科书或故事性历史叙述的人来看孙隆基先生的三卷本《新世界史》,往往有耳目一新的新鲜感,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阅读阻力:它不仅是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杂糅进了大量的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与史料,比起叙述,更注重实证,更有说服性。事实上,孙隆基先生受法国年鉴学派(20世纪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影响很深,该学派认为,历史是全面的、整体的,包罗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必须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_调整大小

“四大文明古国说”错在哪儿?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这是所谓的由大河孕育出的“四大文明古国”。在多种版本的世界史叙述中,人类文明的开端皆由这四大块地域讲起。随着文化向公众的普及,这一概念也早已从历史叙述进入人们的常识,成功唤起了仍生活在这些地域的人们的自豪感。

然而,孙隆基先生却令人耳目一新地提出,必须要突破“四大文明古国”的“窠臼”。在《新世界史》第一卷第二章中,他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古国说”是一个当代化的概念,虽然更符合今日民族主义的需要,却有碍于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模糊了远古文明起源的图像。

他用大量考古学、人类学材料证明,农牧业起源地并不在大河流域,而在山地;各“文明区”也绝非是孤立发展的状态,而是有着绵延不绝的联系。譬如西亚、北非地区的“新月沃土”被视为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孙隆基先生由此详细考察了约旦以色列高地、土耳其境内史前遗址、埃及和“环阿拉伯游牧—放牧复合带”等,勾连出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也勾连出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联系。

“四大文明古国’乃一种完全从农耕文明角度看世界的执念,它将游牧与放牧地带屏诸‘化外’。”孙隆基先生在农耕带之外,亦相当重视草原带,努力将其纳入世界史的构成当中,以此来突破“四大文明古国说”,扭转牧业是次于农业的低级阶段这一成见。

外交学院政治学教授施展则认为,“四大文明古国说”的问题在于,这个说法预设了人类文明史从一开始就是可以以国别、民族来进行叙述的,但事实上,国别、民族的概念直至后代才得以生成。而待其生成后,方才有了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同。人们重视“古国说”,亦是一种对于“认同”的需求,因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最为便捷利落地人类文明找到一个貌似轮廓清晰的起点,将其追溯得非常久远,而不至于断裂并留下许多疑团。特别是那些包括中国在内的“古国人民”的大力推崇,更是在以这种方式来证明本国文明的伟大意义。

分享到

华裔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讲座 众多读者冒雪前来气氛热烈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