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舆论

出行APP强行“社交”,航旅纵横一再卖暧昧,别忘了这些例子

2019-09-24 22:03 长安观察 TF011

近日,有用户在微博爆料称,在航旅纵横选座后,很快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信息”,而她自己也可查看航班上其他乘客的名字和头像。对于泄露用户隐私的质疑,航旅纵横回复称:该功能为默认关闭,在本人没有开通虚拟身份前,他人无法看到用户的信息。

这不是航旅纵横第一次因泄露隐私被推上风口浪尖。去年6月,航旅纵横APP曾上线“虚拟客舱”功能,从年龄、星座、常选座位到历史飞行地点及频率,同舱乘客都可随意查看,有意搭讪者还可开启私聊。因为暴露用户隐私到了细思恐极的地步,该功能甫一上线便招致舆论口诛笔伐。没想到,对于这场社交“滑铁卢”,航旅纵横并未真正反思,用户的安全诉求也压根儿没听进去,反而是暗戳戳地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再次被揪出来实属咎由自取。

有人调侃,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社交梦。毕竟,在互联网的江湖里,社交意味着使用时长、打开频次和用户数量的提升,社交生根就能创造商业的一切可能性。于是乎,从头部玩家到中小“砖厂”,都为了这块“流量之王”争得不可开交;从电子商务到移动支付,各家巨头都不断尝试给自身植入“社交基因”。前有支付宝推出“圈子邀请函”,后有抖音短视频上线“共同好友”,更有科技三佬同时上新“社交三宝”狙击微信。

可话也说回来,企业执着社交无可厚非,但别拿用户隐私来埋单。事实上,社交并非一本万利的生意,也并非所有APP都适合捆绑社交,关键要立足产品属性,搞清产品定位,关照用户需求。诸如航旅纵横一类的出行APP,天然对安全性、隐私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强行加入“暧昧色彩”,很多时候带来的不是“惊艳”,而是惊扰,甚至是惊吓。这方面,前车之鉴不可谓不多,滴滴出行已经用血淋淋的例子印证了这个道理,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不要置若罔闻,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专事专做、高效便捷、安全靠谱才是用户对这类APP的最大诉求。如果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追求社交属性造成用户流失,反而得不偿失。

 

 

撰文:雨馨

分享到

老人上网忙社交 甚至比年轻人还上瘾?

不满足于广场舞、公园合唱团、KTV老年专场 “银发族”迷上网娱社交

同学微信群聊少数人唱“独角戏” 专家:要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海豚自学“尾巴走”? 不仅聪明还会社交追潮流

《群居的艺术》是本什么书? 你的固定社交网络如何突破148个人

“早起群”起床失败者需发红包 群成员一周可“捡”上百元

除夕夜微信红包几乎翻番 专家:红包或已完成历史使命

电游玩家和微信公号写手获青年青睐 中年人习惯“缺场社交”

盘点2015年创业者改变哪些场景 人们生活悄然转变

人人网告别社交成风投公司 再见“中国版Facebook”

你被要求过投票吗?网络评比泛滥,但最美、最好的真不靠这些选出

驴友被救后快递送锦旗引争议,救援队称“是羞辱”,真诚去哪了?

玩具租赁行业再次进入市场,却因何难获大家认同?问题出在这儿

猎捕野生动物竟然直播!不能任由“打野主播”再撒野

黄山风景区辟谣迎客松为塑料树,不容谣言的斧子砍向“国家名片”

“双11”提前敲锣,监管不能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