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视觉

没经历这样的夜生活,都不好意思说去过通州

2019-09-09 12:17 北晚新视觉 TF030

初秋的通州,阳光普照,天空一碧如洗。微风拂过大运河水面,远处矗立的燃灯塔,古影依稀,霎时间好像带人们穿越到了那个钟声悠扬的年代。然璀璨商圈、喧闹街道、幸福的笑脸,却又能瞬间将人们带入现实凡尘的幸福中。京城古韵与现代繁华和谐共存,这就是如今的通州,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写照。

史良民 摄

近日,由通州区委宣传部与北京日报客户端共同举办了“映像通州·行走副中心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吸引了数百位京城摄影爱好者先后走进这里的运河之畔、城市森林、社区商圈。

郑金凤 摄

作为通州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近日,部分在京中央媒体记者也应邀前往当地。

郑金凤 摄

郑金凤 摄

用相机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年”,用最直观的方式在国庆7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为通州留下“定妆照”。

郑金凤 摄

郑金凤 摄

三次转型终成辐射京津冀原点

从1958年当时还叫通县的通州划归北京算起,新中国成立后,通州区的定位发生了三次改变。

从远郊区到卫星城,到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再到2018年与雄安新区成为北京新两翼,通州也终于回到历史上“一京二卫三通州”的地位。

陈枫檩 摄

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通州自古为京畿咽喉重镇。

千年之城遇到新时代,一张贯通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蓝图跃然纸上。

陈枫檩 摄

古塔怀古 未来已来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如今漫步通州大运河畔,穿梭在林立楼宇中,古影依稀。

王勇 摄

杜智广 摄

儒家的文庙、佛家的佑胜教寺、道家的紫清宫,如今修旧如旧,在此互为近邻又和谐共生。

史良民 摄

史良民 摄

历史上漕运码头聚来的天南海北船商客贩在此孕育出包容共荣的文化传统,也被今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很好继承。

古有诗云:“支柱幽燕天半壁,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是古通州八景之首,也是京杭大运河北部起点的标志。

李建泉 摄

古时,通州燃灯塔就是船夫心中的目标,看到这座燃灯塔就表明即将到达终点站——北京。

史良民 摄

随着通州从远郊区卫星城变成今日“副中心”,经过修缮的古塔魅影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登塔远眺,脚踏历史,未来已来。

杜洋 摄

运河北首 风光无限

大运河曾是整个北京城的排水河道。

杜智广 摄

近些年,通过疏挖河道、截污治污,大运河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重要的防洪、排水兼景观河道。而随着大运河文化带被写入新版城市总规,通州更担负起“龙头”之责。

杜洋 摄

如今泛舟河上,虽无历史上的千帆竞渡,但两岸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以及绿树成片,绿草如茵的景象,以及在其间工作、休闲的市民共同为古老运河勾画出全新画面。

杜智广 摄

金良快 摄

智慧城市 古城新貌

通州在城市副中心建设启动伊始就被加上“智慧城市”的新理念。随着副中心建设推进,一批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产业落户当地。

杜洋 摄

杜洋 摄

杜洋 摄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及文化产业,台湖舞美中心不但满足北京市及城市副中心的文化事业发展需求,更将积极响应副中心市民日益增长的艺术文化生活需要。

刘平 摄

李建泉 摄

人文通州 和谐宜居

住在这里的市民们说,通州被定为副中心后,环境越来越美,有时候看见好风景,都会忍不住拍下来。

龚雪东 摄

龚雪东 摄

龚雪东 摄

市民的感慨不无道理。

在通州的最新规划方案中,很多市民看到的、想到的都被归纳进“一带一轴多组团”的构想中,副中心的城市结构也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留足空间。

乔健 摄

杜智广 摄

所谓“一带”,是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天绿树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是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多组团”则是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杜智广 摄

潞河中学创立于1867年,是通州“名片校”,也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依然保持原址原貌的学校。

史良民 摄

杜洋 摄

这里曾诞生通州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曾是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百年校,也是如今的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金良快 摄

赵冰 摄

走在古老校园中,伴着朗朗读书声,副中心发展可期之感油然而生。

沈振 摄

刘平 摄

李建泉 摄

在通州万达广场,这座京津冀一体化的“桥头堡”。

乔健 摄

杜洋 摄

这里不仅为京东两百万居民提供一个购物、休闲、娱乐的时尚潮流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引领了首都副中心商业结构的提升和一种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加速京津冀区域商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李建泉 摄

登上运河明珠家园小区楼顶,黄昏时分,宝石蓝的天幕下,璀璨商圈、现代社区与背街小巷华灯初上,尽收眼底。

一种属于通州,属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赵冰 摄

学习、消费、居住,每个百姓关心的场景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来此立业创业者,络绎不绝。

金良快 摄

于晨曦与黄昏之间感受通州内外的勃勃生机,礼赞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州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随着北京市委市府人大政协在今年年初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新时代就此启幕。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千年通州的璀璨未来,已来!

分享到

北京秋叶,怎一个美字了得?

藏不住了!这组门头沟的秋日美景图,每一幅都是屏保

北京的秋天

组图图说——草原深处是我家

一组二十年前的弄堂照,看大上海的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