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 · 大照片

《公共空间》 令人吃惊的是,上海的小巷里比北京胡同里显得更加整齐、干净。作为同样拥挤的空间,上海人能更加有效地对三维空间加以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据为己有。

《老少咸宜》 在室内很小,室外相对宽裕的空间里,小孩子玩儿的忘乎所以,老人泡脚泡的乐在其中,公共空间被再次地和谐共建。

《小巷人家》 弄堂虽然显得空间狭小,但是各种元素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祖传绝技》 一位生活拮据的老奶奶坐在窗外的破藤椅里,把每天洗干净的塑料袋挂在那里以待使用。而其他时间,老人家用废纸片为小孩子折出各式玩意儿,且乐此不疲。

《代步工具》 在陈旧的弄堂里偶尔也会出现新鲜元素,这种有点技术含量的新事物总是从上海推而广之。

《每日更新》 作为北方人不大敢穿雪白的衬衫,在弄堂里望见头顶上一打晾晒的衬衫,顿悟。原来上海人只需天天的勤快。

《随遇而安》 同样是织毛衣,唠家常,但是上海女人却更能显出闲情逸致。

《养颜洗发》 住惯弄堂的人想必会知道,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当街洗发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手艺传承》 小的时候,我眼见上海手艺人在京谋生,西装裁缝、照相、印刷制版等行业精英在京城各领风骚。如今在弄堂看到抱着一叠西装的女人,便明白了一个技术性手工产业链就藏在弄堂深处。

《超越空间》 不管弄堂里的孩子们日后如何发展,幼年的欢乐将给予他们一生美好回忆。

《笑容可掬》 80年代初期,我和一位同学利用暑假骑自行车旅游途径上海,自行车的京字牌号很受上海弄堂同胞的认可。十几年后,我再次拿着相机在弄堂里闲逛,上海老哥又主动上来打招呼,原来他们非常认同文化交流。这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感。

《修旧利废》 上海人会过日子享誉全国,今天看来这便是原本的低碳生活。

《生存本领》 晒着太阳聊聊天,各自忙着各自的事,不必伸把手却也如同亲人一般。

《彬彬有礼》 一个生活条件还算优越的家庭,家长让女儿穿上锃光瓦亮的小皮鞋,对来访者彬彬有礼。

《品读清茶》 每当新生事物出现在弄堂里时,总会出现两个不同的人群,一群人是追逐时髦,另一群人则是另眼相待,静观其变。

《联合作业》 从一个家庭来看,每位成员热爱劳动,源于自小就被劳动意识所熏陶。

一组二十年前的弄堂照,看大上海的小生活

1/16

黑白影像,带您穿越回上海1997 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标本。 翻一翻老照片,你经常会发现照片所蕴含的无穷价值。 照片,是在光和影的陪衬下, 被定格在时间的框架里, 成为陈旧的光景。 1997年4月,摄影师刘景行在上海曾对浙江路等地弄堂进行“扫街”,他记录了当时上海的大城小爱。上海人对于弄堂的情结就如同北京人珍视胡同一般。 弄堂里那些寻常百姓的生活琐碎成为了永恒的瞬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刘景行用影像将这里的事件无限放大,反映出了当时上海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透过相似的景别和环境,却讲出了不同的故事,表现出人们安居乐业,和谐生活的一幕幕真实场景。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 刘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