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 · 大照片

傅察小爷记胡同:胡同·情怀

1/1

傅察丹青,这位80后的满族小伙儿,无论严寒酷暑,十年如一日骑车在北京的胡同里转着、画着,记录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相应地,胡同也见证了这个年轻人十年的执着,让他的画笔多了一份责任和意义。随着胡同不断地消逝,他的画也成了许多胡同最后的记忆。 夏日午后的胡同里,风轻轻拂过树叶,猫在房上打着盹儿,房前屋后的大树,在胡同里投下斑驳的影子,只有“知了”在树上没命地叫着,人们都躲到屋檐下乘凉去了。现在的胡同被熙熙攘攘的游人打乱了,没有了原来的惬意,亲切感也渐渐变淡了。过去只有到了傍晚以后,胡同才热闹起来:走街串巷的小贩沿街吆喝着,声音由远而近,最后消失在胡同的尽头。 狭长的胡同不如马路宽广,路上的人们却总是喜欢停下来打声招呼,唠唠家常。胡同里的街里街坊,让人感觉总是热热闹闹的。碰上街坊邻居,大老远地就招呼上了,“大清早您遛鸟去了啊?”、“下班了啊,赶紧回吧您呐”......北京人就是这么讲理儿、热情。 胡同两边就是住家儿的窗户和院门,街里街坊都认识,偶尔来一两个生面孔四处张望,难免引人注意。不定是谁家的远房亲戚,或是哪个迷了路的,不用担心,肯定会有热心的大爷大妈过去指路。 傅察丹青回忆,在胡同里画画,经常一站就是一下午,大爷大妈会为他热情地端来一碗水,让他觉得特别亲切和温暖。在他看来,胡同不仅仅是街巷的样子,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形态。 【作者简介】 傅察丹青,一个出生在北京胡同里的“80后”满族小伙儿。2009年至今一直以油画写生的方式收集老北京元素,专攻写实油画。他用绘画的方式把感觉依存的东西如实记录下来——青砖灰瓦和汽车、电玩,甚至老百姓的私搭乱建,在他的画作中都和谐地存在着,这也使他的画京味儿十足又极具时代感。 相关推荐:【傅察小爷画胡同:胡同·四时】 →→→→→ 【傅察小爷逛胡同:胡同·生活】 →→→→→ 【傅察小爷探胡同:胡同·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傅察丹青/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