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制片人跪求排片引关注 能否让网络点播助力文艺片?
近日,制片人方励跪求院线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的视频见诸各大媒体,火遍社交网络。此一跪,终于为吴天明导演的这部遗作赢得了关注,赢得了排片与票房。这样的转折给人带来了些许欣慰,但更多的是沉重的无力感。一位老电影人“跪求”排片的场面令人唏嘘,更重要的是,“跪求”绝非长久之计,下一部文艺片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 鲍楠
文艺片与商业片并不对立。电影是艺术作品,也是文化产品,无论中外,供人消遣娱乐的商业片占据市场主流都是常态。曾出品多部文艺片的方励,此次参与《百鸟朝凤》的宣发,所求也并非票房,而是希望让那些想看到这部电影的人有机会看到它。矛盾所以产生,在于电影与观众见面,都需要经过院线这一渠道,同期上映的电影,无论商业片或文艺片,便不得不争夺非此即彼的排片资源。
当下尴尬的事实是,一面是院线经理忧虑文艺片带来的空座率影响收益,而另一面,正如方励所言,许多文艺片在豆瓣、猫眼等社区中评价很高。这个事实提醒我们思考,既然文艺片并非没有需求,问题或许出在操作层面。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方案,让热爱文艺片的人如愿欣赏到心仪的作品?
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中国电影院线类型单一这个结论上,的确如此。然而艺术院线的建设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着眼当下,如何能尽快破解文艺片遭遇的困局?
在网络直播中语至动情处的方励,对文艺片的发行也曾有清醒的判断,文艺片并非没有观众,重点是“如何组织市场”。他认同“互联网+”发行是一个方法,通过网络渠道,找到潜在的观众并完成售票,通过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将观众导引至影院,甚至借助网络组织“虚拟院线”,让喜爱同一部片子的观众在特定时间到影院包场。这个想法也许不错,但问题在于,在“摊大饼”式空间布局、生活步履匆忙的国内一线城市,观众约定同时同地欣赏文艺电影的场景,可能只在有限的几所高校周边才能出现。
其实,互联网还能为文艺片做更多的事。如果说O2O发行是借助网络组织市场,那么视频点播则可以直接将院线迁移至网络上。
海量性是互联网的天然属性,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矛盾是有限的院线资源造成的,在互联网上,这个问题便不存在了。PC屏幕上的观影效果自然无法同影院同日而语,但相对于差强人意的效果,解决众多文艺片尘封数年无法面世的遗憾才是重点。同时,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是,大屏互联网电视正在国内迅速普及,高清4K配以杜比音效带来的视听体验也不可谓不优质。对于一部需要静心体味的文艺片来说,按照自己的日程选一个闲暇的午后或宁静的夜晚,在自家客厅慢慢欣赏,相比奔赴人流涌动的影院,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网络点播还可能帮助更多的文艺片盈利,从而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毕竟少数影人的情怀不能长期滋养整个行业。当前,网络视频行业付费观看模式已经初步形成。CNNIC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17%的网络视频用户有过付费观看的经历。而他们观看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就是所谓的“网络大电影”。爱奇艺预测,2016年百万元分账的网络大电影将超过200部,全行业收入规模也将达到10亿元。诚然,目前这些电影的主创大都还是羽翼未丰的青年影人,他们选择网络渠道,多数都是因为无法登上院线,但也不乏《少女哪吒》等遭遇排片碾压的院线电影掉头转向网络的例子。
当前,“网络大电影”的整体品质还不是很高。也正因为如此,优质的文艺片背后潜在的观众,对于网络平台而言是优质用户源,网络平台有积极促成多方合作的动力。还是因为如此,在“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政策之下,争取政府部门对网播文艺片的支持亦有可能。
《百鸟朝凤》里,焦三爷对手中的唢呐坚守不渝,文艺电影同样值得坚守,但影人的跪求太过心酸,时代的困境应该交给时代解决,属于这个时代的互联网,或许可以助力文艺片开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