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纪念 30年前灾难受害者仍被阴影所笼罩
2016年4月26日讯,今天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30年之后,在曾经依靠核电站而繁荣的地区,现在人们与辐射阴影“比邻而居”,有人在病痛中挣扎,也有人正在为改变而出力。
探访3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
亲历
随记者走进
切尔诺贝利
旅游团有严格规定
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
必须签订特别协议
记者通过“旅游公司一日游项目”探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禁区。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种“一日游”还不是完全放开的。旅游公司需要拿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专项资质,每天都需要将游客名单报告给禁区管理当局。
其次,游客参加这样的旅游项目必须签订特别协议,主要内容是承诺不从禁区带走任何东西,任何人必须在导游视线范围内,不能擅自离队等。
再次,游客的着装也有要求,需要穿长袖衣服,尽量少暴露身体皮肤,夏天再热也必须如此,尤其不能穿凉鞋和赤脚,因为土壤是受污染最严重的。
导游称并没有怪兽横行
记者参加的这个团队一共13人,其中有不少媒体记者。记者看到核电站周围有大量的森林,也发现了远处的野马和野鹿。
导游说,这些动物在事故发生前就存在。核事故发生时,遭到大剂量辐射的动物以及人类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核事故波及地区确实出现过不少新生儿畸形和动物畸形的情况,但他强调,禁区里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出现了动物大量繁殖、野兽和怪物横行的情况。
“鬼城”内到处是厚厚尘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有两座主要城市,一座叫普里皮亚季,另一座城市就是切尔诺贝利。当时每座城内都居住了上万职工和家属。
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有机会进入普里皮亚季城内参观,这座“能源”城目前已是一座“鬼城”,林荫大道上树木肆意生长,一些死掉的大树横七竖八地倒伏着,杂草四处蔓延。市中心文化公园内的摩天轮仍然挺立着,但已锈迹斑斑。在一所规模不小的中心学校里,到处是厚厚的尘土和破烂的课桌椅,课本、教具和碎玻璃散落一地,有一间教室的地上满是被遗弃的防毒面具,据说当时救援人员曾把这里当仓库,救援指挥部也设在不远处另一栋楼里。
导游说,事故发生后的最初10年,在普里皮亚季一直有救援人员驻守,他们负责控制污染扩散和清理污染土壤的危险工作。学校旁边有一个体育馆,里面有室内篮球和足球场以及游泳池,据说这些救援者在工作之余曾在这里运动。
他们
阴影仍然笼罩生活
在距离核电站最近、受影响最严重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30年之后,核辐射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人们的生活。
俄罗斯,维克多·斯特尤科夫,40岁
维克多·斯特尤科夫1986年和父母一起住在茨维亚斯克的老信徒村。30年前,那是个活跃的村庄,有着数以百计的房屋。
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斯特尤科夫和他的家人立即离开了当地,但一段时间后,他们返回了该地区,定居在新济布科夫。斯特尤科夫的父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被埋葬在了当地的墓地里。而他自己,目前正在接受癌症治疗。
乌克兰,尤利娅,27岁
斯拉夫蒂奇市是切尔诺贝尔核事故发生后,为安置电厂周围城市疏散的居民而建的新城。它是乌克兰最年轻的城市。在这里,人们对辐射的态度更加务实。一个年轻人说,“在这里死于毒品和酒精的人要多于死于放射性射线的人。”
这几年,27岁的尤利娅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从沉迷派对的生活方式走入稳定关系,结婚,然后离婚。现在,尤利娅在该地区最为重要的工作地点担任翻译:正在兴建新防护拱顶的工地。这个拱顶将代替日渐陈旧的“石棺”隔绝放射性尘埃,防止可能的事故重演。如果一切顺利,该工程将在2017年底完工。这也许将是切尔诺贝利的终章,而尤利娅要为书写这一章出力。
惊心
当时孩子成父母 生45万病孩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397863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儿童。这些儿童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骨骼问题、眼科疾病、血液疾病、癌症、先天畸形、基因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儿童没有一个出生在核事故发生期间,当时,他们的父母都还是孩子。
50万“清理人”
20%壮年早逝
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总计派出50万人参与清理核污染的工作,最终制止了灾难的蔓延,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据统计,其中20%于2005年前在三四十岁的壮年逝世。
65岁的谢尔盖·克拉西尼科夫就是“清理人”中的一员。他当时接到的任务是帮助疏散普里皮亚季的居民。核电站事故一年后,接到命令返回普里皮亚季,后来,他又返回切尔诺贝利。1994年,克拉西尼科夫中风,左半边身体瘫痪,从此要依靠轮椅行动。医疗报告上写着,他的中风和瘫痪是担任“清理人”的直接结果。但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拿到伤残补助。克拉西尼科夫如今每个月能拿5000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约合人民币1300元),但光医药费就得花掉3500格里夫纳。
人为
福岛核泄露
是日本制造
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意外的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一起人为事故。所有调查均得出结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只是引发了后续的灾难。
最近一项研究更是进一步断言“福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用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NAIIC)主席黑川清博士的话来说,福岛事故是一起“人为事故”,系“日本制造”。因为日本的核电行业未能吸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这种心态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其他关于福岛核事故的正式报告,比如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也证实并大幅讨论了本次事故中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
时评
一克不少 一件不丢
中国交出核安全
优异成绩单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演变,国际社会面临的核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警钟长鸣,核材料扩散风险在增加,核恐怖主义仍是对国际安全的重大威胁……这些事实一再提醒人们“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是核能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构建一个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支持。这些年来,中国贡献的智慧和理念标本兼重,中国“核安全观”为全球核安全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的核安全保障举措成绩显著,为提升世界核安全水平作出示范。
中国发展核事业60多年来,重要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在核安全领域给世界交出一份优异成绩单。海牙峰会以来,中国在核安全顶层设计、法规标准、监管执法、人员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人们相信,奉行精益求精理念、坚持言出必行原则、心怀合作共赢愿景的中国,有能力与世界一道携手共进,筑牢核安全防线。(新华社记者 林小春 周而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