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闲事

体验农家院生活 看尼可都做了些什么?

2016-01-15 18:13 网络 TF006

2016年1月18日讯,在延庆的一个农家院里,我见到了尼可。当时,他正在积雪未化的地上跑跑颠颠,把三五个老太太弄得团团转,有拿零食的,有拿水壶的,有大呼小叫别摔着的。尼可非常享受这种被包围的感觉,偶尔来个不疼不痒的屁墩儿,透着得意和故意。

8_调整大小

这几个老太太是尼可的姥姥和她的老姐妹,尼可也一律按姓氏都称为这姥姥那姥姥。到了乡下,尼可要做的事很多,打雪仗没对手,他只得调动众姥姥跟他玩。看老乡牵着马走过尼可也想骑,但他也就是表现出兴趣,并不打算真骑上去,马太高,还有点脏。看门前圈养的柴鸡,尼可要求鸡们下蛋给他看,不凑巧的是,鸡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尼可五岁,妈妈是北京人,爸爸是瑞士人,都在北京工作,尼可也是在北京出生的,棕色的头发,小脸儿跟汉白玉似的,从长相看是个地道的洋娃娃,他会说北京话、英语、德语。尼可的爸妈都是律师,平常工作很忙,尼可基本上是姥姥帮着带大的。

尼可的姥姥是个京剧票友,经常组织朋友到郊外唱戏游玩。尼可从一岁多就跟着姥姥到处玩,对京剧和这些爱好京剧的人,他都不陌生,他还经常拿起一把京胡,模仿琴师拉琴,虽然成不了曲调,但摇动晃脑的,动作还挺到位。

不过,尼可对于陌生人非常防范。比如我是第一次参加尼可姥姥组织的活动,我跟尼可打招呼,他就不理我。直到第二天,他觉得跟我应该熟了,这才拿出他带来的陀螺,让我跟他一起玩。

尼可上的是国际幼儿园,我问尼可班上是否有女孩喜欢他,尼可说有一个,叫琳娜还是妮达我没记住,尼可说她也会讲德语。显然,这可能是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尼可回答得很认真,尽管他并不明白大人们为啥喜欢问这样的问题。

我又问尼可去过瑞士没有,尼可说去过几次,要坐很长时间的飞机。他对瑞士的印象是,爷爷奶奶的房子在半山腰,很大,里面结满了很大很甜的樱桃。

谈到他妈妈最近给他生的弟弟,问他是否高兴,他说高兴。又问他失落不失落,尼可对失落这个词儿还不太了解,说他也不知道。我便引导他,说有了弟弟,爸妈会不会没时间陪你?尼可马上回答说,妈妈是没时间,爸爸能陪我。我又问,将来要是有个玩具,你想玩你弟弟也想玩,那怎么办?尼可说,那就让弟弟玩呗,他小啊。

尼可完全像个小绅士似的跟我对话聊天,一点也不见调皮捣蛋的影子。我甚至还特担心他跟我说话时会夹杂点德语啥的,那我可就葳了,不懂啊。
在饭桌上,尼可又完全变回了姥姥宠爱的外孙,他这不吃那不吃,要吃也得姥姥喂。姥姥说,尼可在他爸妈面前,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一到我这儿,能不做的他都不做。

尼可喜欢上了一盘花生米和一盘排叉,姥姥嫌油大,不让他多吃,这下可惹着尼可了,趁姥姥给他拉椅子的工夫,不知怎么的他就从椅子上掉了下来,便放声大哭,完全没了平常的小男子汉气概,哭的理由既不够充分又用意明显,直到姥姥同意他继续吃花生米和排叉,尼可这才收声。

用东西方不同食物和文化喂养大的尼可,对付爸妈,可能没有太多的办法,但对付姥姥,他是游刃有余。

原标题:尼可在农家院

“对付姥姥,他是游刃有余”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天宝

分享到

介绍古物时人总喜欢讲故事,在这昔日马帮必经之地,马镫更显特别

北非的独特风土人情,马拉喀什的善与爱

“你已经戴一个眼镜了,还想戴两个吗?”孩子面前家长也常无语

柴米油盐是生活!疫情期间围着灶台转,老伴乐了我更开心

意餐厅意外之旅:菜品佳服务棒人也美 聊得投入甚至忘记买单

萨摩耶与独居者的共度时光:机缘巧合或许是最好的命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