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脂仪器测量结果差异明显 揭秘体脂仪到底靠不靠谱儿?
2015年8月18日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军中,“体脂率”这一专业术语也变得大众化。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军中,“体脂率”这一专业术语也变得大众化。在市面上,各种体脂秤、体脂仪热销,甚至相关的APP也被开发出来,号称可以准确测量出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但这些检测体脂的仪器到底准不准呢?本报生活实验室对此进行了调查。
疑问:体脂仪测脂到底准不准?
读者王先生是个瘦子,不过他最近也迷上了健身,原来,他想通过锻炼,增加自己的肌肉含量。来到健身房,教练首先让他握住一个小仪器,说是要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王先生使用的体脂仪类似一个秒表,使用时,只需用手握住,就能测出具体数值。对此,他有些疑惑:“这么一个东西,能准确测出来吗?”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体脂仪大部分利用的是人体阻抗原理测脂肪比率,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叫做"BIA",其原理是脂肪组织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导电,肌肉等细胞组织因含水量高而导电性能好,由此根据人体的电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例。
对比:测量方法不同 差异明显
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比较准确的体脂测量方法是“DEXA”(双X光吸收测定法)法。不同于“BIA”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将身体分为三间隔模型,测量身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骼的含量。
上海体育学院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显示,20—29岁和50—59岁之间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体脂,要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小;30—49岁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出的数值,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而20—59岁的女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
不难看出,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测试者,“BIA”体脂仪测量的结果与DEXA法测量的结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
专家:厂家不同 体脂仪测量结果也不同
“体脂仪、体脂秤测出的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杨勇介绍,市面上常见的测量体脂的小家电,有的是通过双手握住两个电极,有的是双脚踩在两个电极上,让电流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回路。不过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物体,人体各个部位的电导率是随着含水量、矿物质含量等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研究员江崇民告诉记者,在科学研究中,建议使用“DEXA法”测量体脂率。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是费用也非常高昂,一套仪器的价格高达百万元。市面上常见的体脂秤、体脂仪,大部分利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由于电极数量不同、建立评估标准的样本和参照系不同,其数值的准确度也有一定区别。不过,这种方法测量出来的体脂率和DEXA法的测量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江崇民介绍,测量身体脂肪含量的方法,还有BMI(身体质量指数)公式法、皮脂卡钳测量法、水下称重法,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比如水下称重,需要测试者在水里憋一会儿,把肺里的气吐出来才行。这种方法非常麻烦,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而且准确度也有待商榷。皮脂卡钳测量虽然简便,但是需要在多部位进行测量,测试过程中易产生数据偏差。
到底哪种方法测体脂简便又靠谱呢?江崇民介绍,市民可以利用BMI公式进行自测。他介绍,BMI公式是用身高体重计算进行简单评价。通过这个公式,BMI值在18.5到24的区间内,就属于正常,24到28,就是超重,高于28的,那就是肥胖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认定体重超标是脂肪超标。如果是肌肉较多的人也用这种方法,就会出现‘误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