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精灵”引窒息跳跳杆伤膝盖 儿童玩具质量参差不齐
2015年7月13日讯,7月6日和7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接连发布两起预警,都和儿童玩具有关,一个是水精灵,另一个是跳跳杆。在北京不少玩具店甚至路边小摊上,都能找到这两种玩具。在记者采访调查中,因为为两个产品缺乏相应的标识,不少家长表示很担心:“尤其是水精灵,外包装上根本找不到生产厂家和产品成分,这样的东西拿给孩子玩,实在是不安全。”
“水精灵”:易误食致窒息
在地坛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无照摊贩正在出售水精灵,摊主称一块钱一袋,一袋有100多个,记者注意到这些“水精灵”五颜六色,每颗直径大约1至2毫米。记者随即购买了一袋,将这袋水精灵放进了500毫升装的饮料瓶里,加水后放置了半天,“水精灵”膨胀了数百倍,占据了整个饮料瓶。
记者发现,吸满水后的“水精灵”晶莹剔透,拿在手里湿湿的,手指稍微用力一捏,就容易破碎成两半,甚至四五块。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5岁了,前一阵去表哥家里玩的时候看到了“水精灵”,吵着也买了三袋回家,泡发后装了满满三瓶。孩子经常用手捏着“水精灵”玩,看得大人心惊胆战:“也不知道有没有毒?”
更让李女士担心的是,由于水精灵吸水膨胀后,颜色、质感与果冻类食品极其相似,孩子经常问她能不能吃。李女士曾经将泡发好的“水精灵”放入水养植物的玻璃器皿中,但没过几天,“水精灵”上面就长毛了,还散发出异味儿。
7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预警:据产品伤害监测与网络舆情监测,近年来涉及“水精灵”的伤害事故频发,为此特发布关于“水精灵”的消费预警。儿童及其监护人不要将其当玩具购买。因为,这些“水精灵”的危险在于: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若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还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继而引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另外,有伤害案例表明,儿童在玩耍“水精灵”时,“水精灵”的碎片粘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水精灵的碎片会划伤眼球,导致晶体感染,可能引起失明。
该预警信息提醒,“水精灵”不是玩具,监护人及儿童不要当作玩具购买和玩耍。弹射玩具中作为弹射物使用的吸水弹、软珠弹,与“水精灵”属于同类产品,不符合现行玩具安全标准。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水精灵”产品,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水精灵”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
跳跳杆:弹跳久了伤膝盖
在北四环一家玩具店里,记者找到了正在销售的跳跳杆,这是一根金属质地的杆子,上面装有脚踏板和扶手,底部还安着一根弹簧。孩子的双脚站在脚踏板上,双手扶好扶手,就能进行弹跳。
在一些网店里,跳跳杆也成为热销产品,商家打出的购买理由更是诱人:促进骨骼生长,加强心肌锻炼,增强呼吸系统,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提高心理健康。
跳跳杆的效果真像商家宣传的这么好吗?今年年初,湖南娄底新化的10岁男孩小湘,在连续玩了近一个月的“跳跳杆”后,突然双腿疼痛到无法走路,被送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骨科治疗,经诊断为“双侧髋关节滑膜炎”。
去年年底,家长王先生发现小区里不少孩子开始玩跳跳杆后,于是跟风给女儿也买了一个。“还好我闺女对这个玩具并不是很感兴趣。”当得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产品预警时,王先生感到了庆幸。因为他曾经试着操作了几下跳跳杆:“对膝盖的冲击力的确有点儿大。”
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预警称,跳跳杆的常见产品缺陷有:内部零件磨损,造成弹簧卡滞,并可能突然释放,造成儿童失稳摔伤;跳跳杆中固定弹簧的铆钉可能突然断裂,造成儿童失稳摔伤;底部橡胶缓冲垫、脚踏板等突然脱落,造成儿童失稳摔伤;扶手保护端可能脱落,形成突出物。
儿童在使用跳跳杆的过程中,由于跳跳杆产品缺陷,可能导致儿童失稳跌倒,造成头部、肢体及躯干的挫擦伤、扭拉伤、骨折等;如果儿童在跌落时碰到锐利边缘、尖端、突出物时,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另外,某些伤害案例表明,长时间使用跳跳杆,可能会导致关节受损。
一些儿科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跳跳杆实际上是一种跳高运动,要求上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手臂的提动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上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有益,但是使用时的频度应以使用后身体不出现酸痛反应为好,专家建议每次使用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建议:除预警外更得监管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3月1日起,我国对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3C 认证),相关部门建议家长在购买玩具时要认准3C标志,没有3C标志的玩具不能买。
“现在儿童类玩具那么多,即使有国家标准,家长毕竟不是专家,如何在眼花缭乱的玩具中挑选适合孩子们玩的产品也很困难。”家长王先生在采访中质疑,在不少的小商品市场,经常能看到一些产品标识不清的玩具,而很多家长抱着“别人的孩子有,我的孩子也一定要有”的想法,跟风购买。为此,他建议质检、工商等部门能否加大监管力度,莫让玩具成了儿童“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