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叫板娱乐综艺 寻回城市人文之美
2015年4月20日 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以第一人称方式寻着书香,循迹伦敦、巴黎、柏林、北京、上海、杭州、香港、台北这八座城市,以书为契机切入城市,用人文标尺丈量城市美感,探索城市里人的空间故事和文化,所读城市氤氲着淡淡书香。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蕴,经年风雨,无论是人还是城市,都会成长为一本厚厚的书。眼下,浙江卫视的人文城市行走类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宛如一股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开了文化之美,成为2015年春天一道暖心的风景。它弥漫开来的书香气一下子就提升了观众的嗅觉,闻到了不一样的书香气。“城市不是一罐泥土,城市是流淌的河。不论何时你在描写一座城市,都只是你脚站在河流里的那一瞬间……”这是《一本书一座城》的卷首语,似散漫无心的叙述,其实又深含语言的机锋和哲思。主持人用行走和讲述的方式让开卷者无法再转移视线,开卷有益成为很多观众对之的共识。人文美台,以高质量的人文节目提升浙江卫视的荧屏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一本书一座城》正是对这种美学诉求的一次有益尝试。
书,是拿来阅读的,更是指引人行路的;城,是给人行走的,更是供人阅读的;读书,读城,是用来与人生参证的。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以第一人称方式寻着书香,循迹伦敦、巴黎、柏林、北京、上海、杭州、香港、台北这八座城市,以书为契机切入城市,用人文标尺丈量城市美感,探索城市里人的空间故事和文化,所读城市氤氲着淡淡书香。同样是采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实地探访,用主持人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视角,但是《一本书一座城》在深度和广度上下足功夫,在城市空间中有既开阔又有纵深感的视野,镜头对准的是那些值得我们去寻访的经典和当今容易被我们遗忘的特立独行的灵魂。
这不是读书节目。不是“做读书节目便是做文学批评或是做文学意义上的导读,躲在千里之外做书斋式的考订”的传统思维,一本书和一座城的关系,是文字和视觉艺术的关系,一直以来,文字和视觉艺术这两种文化各有特点,互相不能取代,也一直纠缠不清。作为电视人,在文字日渐式微的影像时代,应当有一种试图沟通这两种媒介的努力和胸怀。这种努力不能再是对于过去的重复,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求变。
如今,在综艺节目遍地开花、大牌明星扎堆的电视业生态环境里,许多主持人的身形、样貌、性格在一点点模糊失焦,最终变得千人一面而无从辨识。但是,有一类主持人可以称为“文化型”,他们向内向自我做深层次开掘,以更广阔的视域,更锐利的洞察,更质朴的表达呈现出一道道品格独到的节目。也许他们并不擅长综艺幽默,并不擅长点燃气氛,甚至不擅长掌控观众的节奏,但他们能够带着赤诚之心与人交流、倾听客体的声音,然后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叙述出很好的故事。这些主持人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刻的文化涵养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并远远超出了以声音、形象博人眼球的常规主持套路,最终走向大众内心。在《一本书一座城》中,主持人李晗以悦人先悦己的文化风格娓娓道来,穿行在北京残存的千百条胡同里,储存记忆,晾晒情感。可是,北京的记忆在哪里安放,生活或者过往期间的我们又如何循着记忆的源头去缅怀,因为变迁、断裂、覆盖,甚至是摧枯拉朽般的遍地重构,我们迷失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簇新的城市。正是当我们的父母、有朋或者其他什么人向我们提及一些事情时,对之的记忆才会最大限度地涌入我们的脑海。《一本书一座城》搭起的追寻历史探寻当代的桥梁,用一本书的容量,用25分钟的节目中闪回的张张面孔帮我们去找寻。好在,操着兔儿爷绝活的老先生、惦念着声声鸽哨的四九城小丫头、漂洋过海来扎根的老外李喜宝、赶在胡同消失前抢拍的摄影师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帮我们去追寻胡同的灵魂。让我们记忆的北京,不单单飘摇在《骆驼祥子》的风雨世界里,不单单倒映在《城南旧事》中小英子清澈的眼眸中,一路行走到今,现在记录在《一本书一座城》斑驳的光影世界里,把北京从繁华的外表到老旧的背面,这个穿越式的蜕变给予美丽详尽的记录。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给荧屏吹送一股清新之风。在文化的旅途上,观众不再感受到说教的沉闷与苦郁,而是领略寓教于乐的畅快,以及世界各地文明风俗的精致与韵味。《一本书一座城》融合中西文化,以书为媒,力图去找回已经渐渐丢失的“人文之美”。(陈滨)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