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一战华工历史还原: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参与了欧洲重建

2015-04-16 12:00 网络 shixi

2015年4月16日 今年是二战纪念七十周年,隔着轰轰烈烈的二战,一战给人的感觉有些淡远。在有些人看来,那是别人的战争,因为战争的烽火是在欧洲战场燃起并展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战后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一员,无缘分得胜利一杯羹的屈辱,事实上还有几十万华工,因为这场战争,被招募到异国他乡。一些人工作劳动的营地,距一战战场只咫尺之遥。

1918年一群华工过境加拿大集结整训时的场景

1918年一群华工过境加拿大集结整训时的场景

作为壮劳力被运输过去,华工的作用是填补欧洲因战争而造成的人力亏空。战后,他们大批归国,但也有一部分继续留在那里,参与战后欧洲的重建。在欧洲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生命与足迹显得无足轻重,如今也仅留下墓碑与一些战壕艺术品。但是他们身后的遗存,却是“一个被卷入工业化战争漩涡的非交战国子民,其战争体验的变化无常的混合物。”

一战始于1914年7月28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最初还想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此时的中国租界林立,租界又分属于交战双方,利益之争,使得中国不可避免地被拖入战争。在听取了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的建议后,当时的民国政府决定派遣平民劳工前去帮助处于战争中的协约国。以工代兵,几十万劳工(其中法国招聘4万,英国10万,俄国20万),于1916年后陆续踏上征程。他们中以文盲居多,到达目的地,要经过长达几个月陆海路辗转。有人在艰苦的途中丧生,最终到达人数,法国招募的有四万,英国招募的九万四千人之多(全都在法国境内)。在营地做工,却也不得不融入西方社会。这是一个艰难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打量西方,另一方面也被西方打量。承受着身份卑微与文化冲突带来的误解,却又在以智慧不屈地抗争。

一战华工的历史其实还远不止于这些。一本由旅法历史学者马骊编著的《一战华工在法国》今年推出,诸多海外学者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在他们劳作于法国期间,一批勤工俭学的中国留法学生怎样与他们相遇,蔡元培、晏阳初等一批中国知识精英,怎样为他们办学校、办杂志,致力于“华工行为现代化的培养。”

套用本书中一位国外学者研究的说法,这是一次发生在上世纪初的跨国度文化体验。“许多旅法华工从这时起,视野超越了村庄、家族、或者小圈子,‘民族’意识开始萌芽。”而那些参与了劳工教育的留法知识分子,有的后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先躯。而如晏阳初这样的知识分子,则成为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的一代先师。

当然,比起这些与他们有过交集的留法知识分子归国后的际遇,一战华工的历史仍然属于小人物的历史。书中一位法国学者评价他们说,“就个人的际遇,……无论是好与坏,都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就集体而言,这段旅法的历史,丝毫没有改变这些华工的集体角色或集体命运。……”

即使是这样,这本由不同国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所做研究结集的历史论著,仍然提示我们,一战华工身上,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解读。他们,在历史大背景下,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诚如马骊教授指出的:“我们不能忽视‘小人物”群体性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