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城市日在沪启动,关注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9月29日下午,2021世界城市日启动仪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并成功设立的国际日,本届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安华,建设韧性城市”。此次启动仪式汇集来自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界力量,对议题展开丰富的探讨。上海市住建委、市新闻办、市交通委、奉贤区的相关领导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专家等受邀参加。
世界城市日启动,建设者专题论坛聚焦工友群体
韧性城市的建设核心是人本精神的体现,城市建设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城市化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尤其是新冠疫情反复,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坚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确保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都离不开城市建设者们对岗位的坚守和奉献。本次启动活动中,龙湖公益基金会承办,友工有钱支持的城市建设者专题论坛,聚焦城市建设者发展,夯实韧性城市建设基石。论坛环节邀请了来自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相关方共同探讨。
圆桌对话
建筑工友是城市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他们的声音不容忽视。论坛上,工友代表吴贤生分享了自己参与城市建设的故事和自身发展的经历。他刚入行做小工的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尽早出师,经常去书店看书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从小工成长为总施工员,其间也不忘精进职业技能,经常向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项目上的研究生学习,吸取他们做事的思路,再与自己的基层经验相结合。在建筑行业精细化的发展中,紧跟变革,顺应建筑工业化、工厂化的发展趋势,最终成为了负责PC吊装的班组长,管理着近千人的团队,项目遍布全国。演讲中他表示与过去相比,工友收入有所提升,但是队伍老龄化严重、工地对年轻人吸引不够,面临人才断层的的挑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解决。
对于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他表示十分期待,比如通过线上简历,工人、施工单位在线互评等方式,能够约束双方,提升用工效率。行业产业化也是大势所趋。用工业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提高工人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
培育产业工人需社会各界共同支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建筑工友大约有5000多万人,他们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老龄化严重、技能培训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制约了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实现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环节,将传统的建筑工人转变成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有利于优化建筑业劳动力结构,加快行业变革与产业升级。同时,妥善解决建筑产业工人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城市发展红利的必然要求。
为此,相关部门接连出台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工人队伍。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打通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鼓励企业采取建立培训基地、校企合作、购买社会培训服务等多种形式,解决建筑工人理论与实操脱节的问题,实现技能培训、实操训练、考核评价与现场施工有机结合;探索开展智能建造相关培训,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兴职业(工种)建筑工人培养,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
龙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沈鹰
启动仪式现场,龙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沈鹰介绍了公益基金会在建筑工友发展方面的支持,针对工友的就业与职业教育,基金会设有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包括了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与提升激励;对工友子女设有奖学金,以及与职校合作“龙湖展翅飞翔班”就读支持,通过助学金、心理健康及职业素养教育、成长基金、实习及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职校生掌握一技之长。
友工有钱运营兼品牌负责人田婧在论坛中提到,建筑工友队伍的人才供给同样需要韧性。要想组建和不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形成高质量的良性发展,除了生产、生活条件等外部因素的改善外,底层依托于传统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建立行业新秩序,牵引人才,激发行业活力。
友工有钱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累积,通过A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数字化创新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专精特新”发展,助力传统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软硬一体的服务改善和解决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的人盯人、现场被动式管理等难题;借助工具透视和逐步量化工友的出工、技能水平、工作质量等重要评价维度,并为工友、班组和施工单位搭建靠谱有效的合作桥梁,让工友干好活多挣钱,打开职业发展通道,激发成长积极性,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的城市建设依赖于更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专题论坛的探讨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建设韧性城市的理解,建筑工友在对韧性城市建设发挥巨大能量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在所在领域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