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智能技术助力提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装公司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全过程,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继公司设计部多次开展属地BIM建模培训并成功推广BIM技术后,各项目纷纷向设计部发出邀约,希望能通过引入更多智能建造技术解决异形构件空间测量难的问题。本着坚持为项目一线办实事、推技术的服务理念,公司设计部开展了“智能技术助力项目创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主业为基层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三亚某库区油罐翻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为3000立方结构混凝土工程4项及储油罐安装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是完成圆形建筑物的测量工作。由于圆弧和拱形材料的控制难度大,传统方式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不仅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准确率很低。近日,设计部团队专程赴三亚某库区油罐翻建项目推广“BIM-放样机器人”技术,助力项目解决技术难题。
活动中,设计部为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BIM-放样机器人”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随后又前往施工现场为大家进行实操培训。演示人员首先确定现场放样基点作为控制点,使用“BIM-放样机器人”对现场控制点进行扫描,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接着在先前建立好的BIM模型中对相应的控制点进行确认,经过误差修正,完成真实现场与虚拟模型映射。最后指挥机器人发射红外激光自动照准现实点位,实现精准定位。
项目采用放线机器人技术后,可以把测量精度提高到3毫米以内,测量过程自动定位,比手动放样更准确,减少了出错和返工的风险;而且“BIM-放样机器人”仅需一人就能完成操作,使原来4小时左右的工作量缩短到了1-2小时之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此外所有数据记录均可在模型内查询和导出,可追溯性强。
项目技术负责人支磊磊说:“非常感谢公司设计部同事为我们带来新技术的宣传讲解,让我们认识到了“BIM-放样机器人”在壁板施工和拱顶施工过程中能够带来的积极帮助,进一步提高了我们项目人员对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实操能力,为项目日后的测量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此前,设计部也对珠三角液态天然气地下存储工程、重庆嘉里榨油项目设备与工艺管线安装工程进行过放样机器人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部经理周大伟说:“过去项目在进行放样工作时,通常需要技术团队花费几天完成,如果没有团队配合,可能会需要十几天时间才能实现,而且人工放样误差大,无法保证施工精度。在引进放样机器人技术后,工程的施工质量、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设计部全体职工表示,在日后的BIM工作中会继续立足本职把智能建造新技术带到更多的项目,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用专业助力项目创新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