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长江水,五粮液生态发展无愧母亲河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词人李之仪用一首《卜算子》,将相隔万里的中国人用长江连接,它连接的是中华血脉,连接的是骨肉亲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生漂泊,晚年的杜甫望着长江中远去的吴船,一时心中泛起思乡之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流放途中,李白被赦免,告别白帝城顺江而下,时光也变得快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眺望国土山河,面对国家的危难,辛弃疾豪迈壮阔词里,又有多少无奈呢?
人杰地灵、湍流不息的长江不仅哺育了两岸人民,同时也滋养了中华文化。长江两岸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化的聚集地,李之仪、杜甫、李白、辛弃疾等,都在长江两岸留下了诗篇。
有诗必然有酒,有酒才能赋好诗,自古以来诗与酒总是默契的出现。长江之滨、巴蜀之地,气候得天独厚,好水不仅孕育好诗,更能酿出好酒。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誉的四川省宜宾市也孕育了以“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为代表的中国顶级白酒产业集群。
俗话说得好,有好水才能酿好酒。五粮液所在的四川宜宾位于长江源头,长江两岸、巴蜀之地的自然条件,是不可复制的天然馈赠,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三位一体成就了如今的五粮佳酿。
据了解,建城有2200多年历史的宜宾,因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城区汇合后东流大海,而有了“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宜宾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极有利于窖泥的老熟,制曲微生物的富集,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衍。
且宜宾位于云贵川交界、横断山脉边缘,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亚热带到暖湿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8℃-19℃,日照时间少,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具有温暖湿润、阴天多的区域自然环境特色。长年封闭和湿润气候适于酿酒微生物繁衍,特别适宜各类酿酒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形成酿造五粮液酒体独有的生态环境。
从自然中获取,也自然要回馈自然。
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总体要求,又是五粮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一家大型酒企与其所依托的母亲河之间的故事,不仅是一本生态账,其实也是一本经济账,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为了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资源,五粮液主动承担国企责任,参与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引领一方经济的同时更保护一方水土,五粮液真正做到无愧母亲河。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总体要求,又是五粮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李曙光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五粮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酒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五粮液正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流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据了解,五粮液建立覆盖十万平米的生态湿地,为切实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五粮液正按照宜宾市“建设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打造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宋公河综合治理等多项环保工程建设,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积极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
五粮液在此时立志成为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标杆,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长远战略决策。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