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前7月新设企业1.3万余户,位列全市第二
8月27日,城市副中心举行“两区”建设成果专题发布会。通州区“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刘东伟介绍,一年来,城市副中心产业蓬勃发展,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今年1月至7月,通州区新设企业13213户、位列全市第二;全区实际使用外资约2.77亿美元,外商投资稳中向好。
图片来源:京报集团记者 方非 摄
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唯一的先导区和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两区”建设聚焦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城市规划、文创设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探索改革创新,强化服务功能和保障体系,深化京津冀协同示范,展现出开放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实现8000亿元投资落地,平均每年上千亿的投资将为各类企业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刘东伟介绍。城市副中心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金融服务业态日趋完备,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企业加速集聚,总部企业、文化科技产业不断集聚。同时消费市场加快复苏,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2亿元,同比增长15.4%。
“正是‘两区’建设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各项得力举措,吸引我们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上田八木中国区负责人黄洪说,“除了为金融企业落户给予专项补助、办公用房补助,城市副中心还在落户指标、人才住房、交通出行、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为落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对在城市副中心发展业务充满信心。”
过去一年来,城市副中心从“领域+区域+要素”三个维度,构建了立体化工作格局,以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示范区和功能区为高水平开放核心承载区,深化“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改革创新。同时突出城市副中心特色,聚焦绿色金融、城市科技与文创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方向,制定绿色金融、张家湾设计小镇、京津冀协同发展三项专题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共梳理产业政策15项、重点产业空间资源199项、目标企业3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两区”入库项目184个,其中外资45个、内资139个,已落地59个、在推125个。接下来,通州区将进一步深化“两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联动,一体推进,力争形成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