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瑜伽创始人李祖鹏:为用户创造价值 把瑜伽这一件事做到极致
企业家精神在每个时代焕发出不同的意义,但核心从未改变,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每个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经历过考验成功的企业都具备了共性-创造价值,不论是商业价值还是社会价值。这一点在每日瑜伽创始人李祖鹏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创业10余年的路上,他始终秉承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初心,也始终坚持把这一件事做好,当每日瑜伽的APP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的近6000万用户时,没人再怀疑他当初的判断和选择。
(每日瑜伽创始人兼CEO李祖鹏)
不同的选择 始终秉承的初心
博士后毕业以后,本可以留在中科院的李祖鹏毅然选择了创业,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不理解他为何放弃中科院的光环和“铁饭碗”,这大概是他骨子里的“爱折腾”,但他始终明白自己的定位。
2007年,李祖鹏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主要做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工具软件开发,彼时,他开发的一款手机清理加速的共享软件,上线两个月便登上了北美黑莓工具榜排名第一。
当他收到一封用户的邮件时触动非常大。一位芝加哥的用户出车祸后在床上躺了四年多,当时陪伴他的除了母亲就只有一部黑莓手机。手机是他对外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他在邮件中非常感谢李祖鹏开发的这款工具让他的沟通效率提升了2到3倍,对他帮助非常大。虽然只是一封简单的用户感谢信,但是李祖鹏看到了自己的产品对用户产生的帮助和价值,这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也成为他开启下一段创业之路的内心深处的驱动力。
2012年,在海外移动互联网应用项目小有成就的李祖鹏又转身投入到瑜伽事业。这又让很多人不解,本就干得不错的赚钱项目,为何又要去从零开始。
李祖鹏表示,其实只是做了不同的选择,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更多人。
在他创业的前两三年里,压力非常大,经常失眠却找不到更好的疏解方式,在尝试了各种方式后他发现瑜伽和冥想让他受益匪浅。正因为感同身受,他敏锐洞察到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亚健康状态,为何不让更多人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身体健康和产品带来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所以他决定投身到瑜伽的细分赛道,而这一选择在当时也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彼时,欧美国家的移动健康市场日趋成熟,而中国在这一市场才刚刚起步甚至一片空白,特别是瑜伽细分赛道,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蓝海市场有待开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的意识逐渐提升,瑜伽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的、小众的细分健身产品逐渐兴起。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工具型的健身产品更加迅速的走向用户,覆盖更广的范围,而这也正是李祖鹏第一家创业公司此前积累的技术优势,所以2012年当他投身创立每日瑜伽时也就水到渠成。
深耕瑜伽细分赛道 专注做好一件事
截至目前,每日瑜伽走过了九年的历程,用李祖鹏的话来说,这九年从最开始公司创立是9个人,到现在超过200人的团队,从用户为零,到全球近6000多万的用户,覆盖了全球212个国家,确实是不容易。
可以说这9年每日瑜伽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健身领域的群雄逐鹿到优胜劣汰。
2013到2016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并逐渐走向成熟。快速发展的背后APP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更加激烈,发展至2016年到2018年时,市场上已经有数十款移动健身的软件和移动瑜伽的软件,而在2018年之后,经过优胜劣汰,只留下少数的头部企业,一个是全健身领域的头部keep,另外一个是在瑜伽细分领域的每日瑜伽。
每日瑜伽一面要和同品类的APP竞争,另一方面又面对像KEEP这样的对手,但是李祖鹏没有急躁,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优化产品和提升服务和体验上,“创业没有秘诀,只坚持把一件事做好,不断的深耕和提升我们自己的内功。”李祖鹏说。
每日瑜伽一方面不断优化拍摄场景、课程的设计,去海外、国内洽谈师资,签约了很多全球海外独家的师资,跟同品类的瑜伽APP相比每日瑜伽的师资是最丰富的;另一方面每日瑜伽的整个瑜伽体系设计是最全面的,有超过5000多套的课程。第三,在APP产品设计体验方面每日瑜伽更加注重用户在操作体验、上课体验以及APP上的互动,在科技方面也具备较大优势,很早就实现了手机、平板、智能电视三屏合一。
而和KEEP的差异化竞争方面也泾渭分明,keep就像一个品类很全的健身房,涵盖跑步、器械、舞蹈、瑜伽等等,而每日瑜伽是一个瑜伽馆。可以说KEEP做的很全,但是每日瑜伽做得很专,只把瑜伽这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做好,做到最极致。
此外二者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氛围,简单而言健身房里追求的动感和瑜伽馆里安静以及心灵上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对于每日瑜伽而言,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海外基因,从在中科院时海外项目的积累,到第一次创业时的海外市场拓展,都为每日瑜伽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这也推动了每日瑜伽能够掌握非常好的进入海外市场的时机,也能够从海外拿到很多的优势师资,所以它在整个全球化布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健身产品里面做的最好的。
四维一体 打通瑜伽综合服务闭环
不可否认,瑜伽已经成为新潮的、时尚的健康生活方式,根据精练GymSquare的统计,结合三体云智能的数据,以及天眼查和大众点评的综合数据,2021年中国瑜伽场馆规模达到42350家,延续多年的增长趋势。
而《2020中国瑜伽行业报告》中显示,中国线上运动健身市场尚处于教育阶段,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显示,在非瑜伽爱好者群体中,共有38.7%选择通过以Keep、每日瑜伽为代表的线上健身平台接触瑜伽练习,在占比上甚至高于线下瑜伽馆的31.5%。线上的云瑜伽已经成为用户接触瑜伽练习的第一步。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每日瑜伽另辟蹊径,将线上瑜伽教学和瑜伽社交以及瑜伽线下教学、瑜伽电商打通,形成四维一体的环综合服务瑜伽机构。
线上课程方面,拥有优质的课程体系,超过5000多套完整瑜伽课程,覆盖了数十个不同的瑜伽流派,在全球签约了上千名的国际瑜伽教练和名师, 实现系统化、专业化。
瑜伽的电商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服务用户,推出自有品牌的瑜伽装备,创立了电商品牌叫Daily Yoga,截至目前服务了上千万的用户。
在社交模块,聚焦答疑解惑交友,让更多的瑜伽爱好者深入交流,目前每日瑜伽社交平台每天的用户浏览量超过500万,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瑜伽品类的垂直社交平台。
线下教学方面,在北京设立了每日瑜伽的教练培训基地,已经培训了一万多名瑜伽教练。《2020中国瑜伽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在爱好者选择一门瑜伽课的综合因素中,瑜伽老师的个人风格占比50%,水平、资历占到41.1%。而同样更多由瑜伽老师干预的课程编排,在所有因素中占到了58.1%的最高比重。因此,当爱好者对于瑜伽课程的需求在增长,瑜伽老师的教学质量也需要加快迭代。所以每日瑜伽希望通过培训更多专业的瑜伽教练,进而去覆盖和服务更多的瑜伽用户。
正是基于四维一体的布局,每日瑜伽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不断获得用户的认可,获得资本的青睐。
截至目前,每日瑜伽完成了三轮融资,融资的规模已经过亿。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是最难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有的企业断臂求生,有的企业黯然离场,但每日瑜伽的实践证明,任何时代,有价值的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永远不缺资本的青睐。
不再等风来 自己创造风口
九年,对于每日瑜伽而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过去的九年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而下一步的风口又在哪里?
用李祖鹏的话说:“创业如果单纯的去追逐风口终将被风口淘汰,我们要做的不是等风来,而是去创造风口”。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李祖鹏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敏锐的洞察力。
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催生了在线经济,另外一方面全民健身掀起一股热潮,对每日瑜伽而言有几方面的机遇。
一方面是用户在疫情期间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培养了通过手机、平板、电视等在线场景健身的习惯,并且这种用户习惯从个人延伸到了家庭,直播的切入更是带来了用户线上健身的热潮。
第二方面,就瑜伽用户细分群体而言,进入到后疫情时期,用户多元化逐渐形成。以前主要是以女性用户、白领女性妈妈们为主的练习群体向更多的男性群体、银发群体、年轻群体延伸。
第三方面是市场增长率的攀升,2018年瑜伽行业的增速已经达到27%,超过了整个健身行业增速的一倍多,而如今,根据报告显示的数据,瑜伽教练的数量和瑜伽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疫情和后疫情期间瑜伽整个行业的增速越来越快。
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作为头部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每日瑜伽的下一步规划进一步明确。
李祖鹏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进入和不断努力能够不断推动行业的规范化,这也是我们去做线上的教学内容以及做线下教练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更加规范化,才能推动健身和瑜伽健身生活方式的普及化,才能帮助我们的用户真正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瑜伽的最大价值。”
在李祖鹏看来,站在九年新的起点,每日瑜伽未来的可发展空间还很大,“在线上版块,海外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有待下沉和开拓,而在国内,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用户不断的增长。线上用户规模通过我们深耕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能够通过我们产品去帮助到更多用户。”
而在线下,每日瑜伽也在思考下一步是否能把瑜伽教练和开馆以及开设瑜伽体验馆、连锁店等进一步探索,推动瑜伽馆的标准化,完善每日瑜伽线下体系等。
“每日瑜伽本身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也希望做一些比较底层的事情,比如推进更多的智能设备,加入一些智能算法及相关底层数据建议,将算法建立和打通,通过技术层面的进步更多地帮助用户学习。更多地推进用户练习动作的分析、行为的校正,数据的收集以及大数据的研究去提升教学体验等。”李祖鹏分析,当然这一切都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实现用户价值去做的,每日瑜伽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也许,在别人眼中,每日瑜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建立在追逐风口上的幸运,而在李祖鹏看来,每日瑜伽用两点精神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口。
一个是长期主义的精神,保持非常强的内在责任感和坚持的精神,找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内在动力源泉。
另一个是持续创新的精神,对于创业者而言,等风来俨然把握不住机会,更重要的是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比别人更早的洞察到用户的需求。
我们不知道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但是拥有这两点精神的创业者们一定会迎风而立。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