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学数学题,居然让外国网友们吵翻了……
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50+50-25×0+2+2=?这不是脑筋急转弯,也不是什么陷阱题,就是一道小学四则运算题,答案104。然而,直接这么一道题,直接让外国网友们吵翻了……
有说答案是4的,有说是300的,还有说79的……不仅答案千奇百怪,而且谁都没法说服对方……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8月18日上午,一位外国网友在推特上发了这么一条内容:请不要用计算器,算一算“50+50-25×0+2+2=?”的答案。
截至本文发稿时,这条推文已经有了2万多条跟评,1.5万次转发。
不过,数学题这种事,正确的答案千篇一律,错误的答案就真的是千奇百怪了。
很快,第一个错误答案出现了:4。
这位网友还把计算过程贴了出来——不就是加减乘除吗?一路从左算到右不就好了。
这条推文很快就引来了不少人的认同——我就说答案是4吧,赶紧点个赞!
“我是来自乌克兰的音乐家,在1分钟内完成了这道题。是的!答案是4!这不是很简单吗.....感谢乌克兰给我的良好教育。”
“没有括号,字符串方程,简单计算,答案就是4。”
没过多久,就有网友来澄清正确答案了。
“哎呀…你得遵守运算规则呀,先算乘法……答案是104,你就别误人子弟了。”
但是,能把这道题算成4的人,并没有多么容易被说服……
“不需要先算乘法,你的数学谁教的?从左算到右就行了。”
“50+50-(25×0)+(2+2)这道题的答案才是104,但这道题可不是原推文的那道题,不用谢!”
难道外国的运算规则和中国不同?当然不是,要不然数学就乱套了。
就像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学过“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类似的口诀在美国则为“PEMDAS”,代表着“Parentheses(括号), Exponents(指数), Multiplication(乘)/Division(除), Addition(加)/Subtraction(减)”。
也就是说,第一顺位是括号内计算,第二顺位是指数计算,第三顺位是乘除计算,最后再进行加减计算。
加拿大与新西兰使用“BEMDAS”,区别仅在于用Brackets代表括号的意思。
英国使用“BOMDAS”或“BIMDAS”,与前者的差异仅在于指数的用词分别为Orders和Indices。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把这个知识学明白了……
“我在澳大利亚学的数学,也学会了运算的操作顺序,也就是BODMAS——括号,指数,乘法,加法,减法。这里没有括号,所以你可以简单地按照顺序进行操作,答案是4。我认为我的受教育水平和乌克兰人一样好。”
“这也是我算出来的答案,我学的是BIDMAS,但这是一回事。”
很快就有人指出,这些人怕是学了个寂寞……
“唔……如果你真学了BODMAS,你不会算出4的……”
“作为一个学过BODMAS的人,只有在剩下减法和加法的时候,才从左到右算,所以答案是104。”
如果只是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也就罢了,也有网友在明知该先算乘法的情况下,依旧搞错了。
“事实上,因为乘号是这个算式中唯一的‘高级函数’,所以应该给这个算式加上括号,也就是(50+50-25)×(0+2+2)=300…”
还有网友算出了79,虽然在发现自己和“主流答案”4与104不同后感到很困惑,但又搞不清自己哪一步错了。
和他情况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对75×0=75的结论振振有词。
“我不是数学家,但我也知道50+50-25之后是75。如果你把75个物件放在一个×0的地板上,你依旧拥有75个物件在地板上……所以我的答案是79。”
“从来没有人要求我乘以0。如果我乘以1,数字保持不变,可如果我乘以0,它就变成0了吗?你能做到乘以‘无’吗?”
“啊…这也是我的难题。如果我有75美分,我把它乘以0。我手上还有75美分,但“数学”告诉我,我已经是0美分了。乘以1,得到75美分。有人能说得通吗。”
“重点在于,75×0=75。我认为大家把这个和0×75=0搞混了,0个75次依旧是0,但75个0次依旧是75呀。”
“但是,为什么任何东西乘以0都是0呢?我有4穗玉米,而我却莫名其妙地决定乘以0然后把它们消灭掉?我的玉米去哪了???”
看到网友们争来争去的情形,那些原本认定答案是104的人都变得有些摇摆了——莫不是自己一直都搞错了?
“答案是4的人和答案是104的人正式开战了。我支持104,但如果有足够有力的理由,我可能会放弃……”
至于,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已经被网友们的情况吓到了。
“我只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
在国内网友们看来,这道算术题的答案没有任何争议,是104就是104,反倒是外国网友们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
有网友感叹,说到底,基础教育明显还是中国做得更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