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需改造老旧小区力争2025年基本改完
老旧小区改造是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重要内容。昨天,《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北京市第一份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到2035年,把全市老旧小区建设成为房屋安全、环境整洁、绿色低碳、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完备、物业管理服务覆盖、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的宜居小区和幸福家园。
精准施策
改造更新分类推进
房龄27年的泥洼路30号院,曾经“病症”颇多,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上下水管线老化堵塞等问题困扰居民。如今,再来到小区,私搭乱建没了,环境美了,下水道不堵了,无障碍设施也好使了。这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惠民成果。
泥洼路30号院改造前后对比
北京的老旧小区类型多样,如何改造?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市属老旧小区,将通过建立老旧小区改造数据库、完善改造项目储备库,以“任务制”与“申报制”相结合的方式,滚动实施,压茬推进,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在工作推进中,要结合‘12345’接诉即办工作,将诉求集中的小区作为工作重点,居民同意改造整治且愿意承担相应义务的小区,优先纳入项目储备库。”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中央单位在京老旧小区,通过完善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中央单位与市、区、街道(乡镇)多层次的对口联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中央单位在京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简易楼改建项目,可遵循“一区一策”“一楼一策”,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和改建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到,对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老旧小区,统筹抓好功能完善和历史传承,依照相关机制标准做好建筑加固修缮,沿街立面风貌整治,路面整修改造以及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修复和更新。
规范标准
“好看”更要“好住”
“瞧这大尺寸电梯,可以容纳医疗担架进入,直接通达各家的门口。”每每提及几年前加装的电梯,莲花池西里6号院的住户老丁就笑逐颜开。
莲花池西里6号院内,老楼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电梯平层入户,小区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不仅要“好看”,更要“好住”,健全改造标准规范体系很重要。昨天同步征求意见的《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标准与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全面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标准和流程。
整体看,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分为综合治理和综合改造两部分。其中,老旧小区的综合治理是必须完成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则采用“菜单式”,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类。基础类改造内容坚持应改尽改;完善类改造内容在坚持尊重居民意愿基础上能改则改;提升类改造内容,坚持立足小区及周边条件推进实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及后期运营,根据实际情况宜改则改,可以说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开墙打洞等治理内容基本完成,将成为衡量老旧小区改造的基本标准之一。”市住建委上述负责人表示,另外两个标准是建立业主组织、物业管理规范运行,以及综合改造的基础类改造内容全面完成。
按照要求,在改造工程进场前,老旧小区应完成影响改造工程的违法建设拆除、私装地桩地锁和废弃车辆清理等工作。而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后,应基本完成全部治理内容。
多方参与
画出最大同心圆
住在大兴枣园小区的居民,如今都有一个习惯,老旧小区怎么改、社区环境如何维护,都拿到“拉家常议事会”上议一议。老旧小区改造是暖民心、聚民心、得民心的民生改善综合体,只有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在改造内容上达成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推进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老旧小区改造是基层治理工程,要用好“社区议事厅”,建立社区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居民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及其他优秀分子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配合改造、依法履行义务。
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引导居民合理承担改造费用,鼓励居民按一定分摊比例共同出资。小区共有部位及共有设施设备使用权、经营收益、小区居民捐资捐物等,可视为居民出资。
“劲松模式”“首开经验”,表现了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作用。征求意见稿也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在微利可持续盈利模式下以多种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各区可结合街区规划,鼓励邻近老旧小区统一规划公共空间,统筹利用存量资源,合理配置便民服务设施,实现打包改造、整体运营。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直面老旧小区改造的难题和挑战,健全完善老旧小区各类配套设施,补齐短板,优化功能,提升环境,为新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述负责人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莹莹
流程编辑:u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