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排球,郎平不会挥手道别,她的确太累了
我走下媒体班车时,正赶上一阵儿凄风苦雨,似乎给中国女排的谢幕之战蒙上了一丝悲情色彩。对于双双被淘汰的中国和阿根廷女排来说,这场比赛已毫无意义,从报道来说也毫无价值,但是我必须得来,因为这是郎平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了,自然价值不菲。
中国女排在东京可以说折戟沉沙,2个0比3、一个2比3,连输3场,卫冕梦碎,舆论哗然。对于最后一战,人们已不是对成绩的期待了,而是对中国女排和郎平的眷恋了。进场后发现国内同行真来了不少,甚慰。在采访资源与人员都非常紧张的奥运期间,一场不涉及奖牌的比赛居然能吸引这么多记者,足见中国女排和郎平的人气。我对旁边儿的年轻同行表扬加自我表扬说,能来看这场比赛的人都是有情怀的人。
就在中国女排比赛期间,中国其他项目的选手四面开花,连得4金。我叮嘱在场地里的吉林日报摄影记者,帮我抓拍两张郎平挥手的照片,我是想把这个挥手道别作为一个煽情题目来做。可直到退场,他也没有拍到这样的照片,因为郎平根本就没有挥手。听了她的赛后采访,我突然间明白了,对于排球,郎平不会挥手道别。当她逐个儿拥抱每名队员时,我情愿相信这是一种传承。
中国女排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郎平也是。一支球队、一个球员数十年不曾被忘记,还被牢牢地追捧,实在太难得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开创中国体育的历史,郎平的名字如雷贯耳。我刚工作时曾给在美国读书的郎平打过越洋电话采访,在她1991年归队参加在北京进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时,见识了不减当年的铁榔头威力。1993年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执教困难重重的中国女排引起的轰动至今历历在目。我曾为此写过一篇后来获奖的特写《一束没有送出的鲜花》,就是描述当时首都机场迎接郎平的场景。可以说,从郎平在赛场上出现至今40多年的时间,她从未离开。
郎平为排球,为中国体育付出的太多了,的确太累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应该理解她,把她还给家人,还给日常生活了。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原本都盼望郎平东京奥运会挂金而归,优雅谢幕,如今既然不能如意,也只能顺其自然。8年间,郎平带队取得的荣誉足够多了。我相信中国女排的大旗不会倒,中国女排的精神会长存。郎平没有挥手,郎平也没有道别。
(原标题:不挥手 不道别)
来源:北京晚报 特派记者:袁虹衡
流程编辑:TF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