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技术融合新典范,专家盛赞“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际商会文旅产业委员会有关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地方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代表参加了研讨。
时值“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受邀观展。专家表示,“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以多机位、大面积的全景投射,使观众沉浸活化的敦煌艺术中,“非常令人震撼”。大家认为,作为文化遗产与新技术融合的创新典范,“遇见敦煌”以光影艺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隔空对话,也成功践行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精神。中国拥有丰厚的文物文化遗产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等元素,以青年人喜闻乐见,更加能够引领国际潮流的手段和形式,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说,“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创意的初衷,就是做一个中国风格、文博内涵、国际表达的展览,通过艺术的语言去展示敦煌的美,展现中华文化传统中穿越时空的审美观。展览一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大批观众踊跃观展。事实证明,展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说:“之前如此大规模的光影艺术展更多表现的是西方油画主题,如梵高艺术展、达芬奇光影艺术展等,这么大规模表现中华敦煌艺术尚属首次。希望未来通过全球的巡展,通过互联网云展览,让全球观众了解敦煌文化。”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表示:“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形式新颖,视觉震撼,感受超乎原来的想象。这是后疫情时代,对文物的创新表达,是个非常好的探索。他说,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十三五”期间,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开馆,中国现在的博物馆已经达到了5788家,可移动文物达到一亿多件,不可移动的文物达到76万多处,这是文化遗产的大融合。有人说博物馆是城市会客厅,有人说它是休闲的地方。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收藏、展示、教育的三大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涵盖博物馆的定义了。有的甚至都提出,博物馆连个场馆都不是,应该是更加无边界的博物馆。“今天我看到这个展览也非常激动,我觉得这是现代新时代对博物馆、文物展示、中华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的一次新的探索,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它启发我们,除了实物展示,沉浸体验式展示等更符合现代传播规律,也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共情。这也非常值得文物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和继续延伸。”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说,展览非常震撼,这类展览之前不是没看过,但“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在短短二十分钟沉浸体验中,实现了历史文化、文物、艺术、科技的完美融合,这个理念和实践是值得赞赏的。他认为,虽然博物馆是公益性机构,但也应该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满足社会需求,拓宽视野,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推动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认为,在数字互联时代,观念、技术的变革和年轻观众的成长,给博物馆事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和挑战,现在博物馆的观众年轻人占比最大。”在这种大的时代趋势下,展览的形态、甚至博物馆的整个业态都在发生着一些根本性的变。今天这个展览,没有一件实物,但通过精心策划,利用这些新的数字技术做展览,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震憾,特别是年轻观众可能会很喜欢,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既是在大文化和传播领域中的不同业态之间跨界、出圈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技术、文化、旅游和对外传播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值得我们文博界、做文化传播的人认真学习研究,相信这个展览通过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完善,实现作品的迭代升级,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在发言中讲到,敦煌艺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敦煌学当中蕴涵的中西文明交融发展的世界观、哲学观等等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价值对当代世界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世界介绍敦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秉持共同价值观的标准去挖掘敦煌艺术中的几百个故事,对其内容、故事、符号等等进行重新的编剧。另一方面还要运用艺术加科技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有兴趣地走进故事,浸润式地体验故事并能产生共情,最终还能将这种体验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敏说,“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是一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觉盛筵,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当中,交互当中,可以唤起消费者的文化自豪感。朱敏表示,“敦煌文化是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名片,敦煌符号用这样的视觉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用视觉方式打破了语言阻隔,让全世界的观众,不管你是哪个民族、肤色、文化,能够体验到非常优雅、可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