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体育

北京日报社记者三人组今赴东京,听他们讲述如何打好“无准备”仗

2021-07-21 16:48 北京晚报 u025

今天上午,由北京日报社记者袁虹衡、李远飞和陈嘉堃组成的东京奥运特派记者组飞往日本东京,揭开采访奥运会的序幕。三位记者均拥有多届奥运会的采访经历,报道经验丰富。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将给《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供稿,而且还将随时给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各新媒体端口发稿,这也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次以全媒体矩阵的形式报道奥运会。

自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就派遣记者前往现场报道奥运会,随后举行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都出现了本报记者一线报道的身影。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北京晚报》首次推出《奥运2000 悉尼争霸》奥运特刊,2004年推出《卫城风云》奥运特刊,2008年推出《08盛会》奥运特刊,2012年推出《伦吧》奥运特刊、2016年推出《约吧》奥运特刊;北京日报每逢奥运会也推出奥运专版,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承担了组委会官方会刊的编辑与出版任务,2016年还推出《约会》奥运专版。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导致2020年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举行。在特殊情况下,北京日报社克服重重困难,依然派遣3名记者前往现场报道,体现出报社的责任、实力和勇气。

本届东京奥运会,《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将推出“东京奥运会特刊”,北京日报客户端热点频道、体育频道也将同步推出“东京奥运会专题报道”,其中,客户端冬奥频道还推出“从东京看北京”专题,通过观察东京奥运会组织运行的情况,探讨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中可借鉴之处。

东京奥运会期间,前方报道团队不仅给《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供稿,而且还将在北京日报客户端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前方报道团队开设特色视频栏目《我在东京》,客户端后方推出由靓丽和帅气主持人呈现的轻松话题视频节目《我说奥运》等,给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奉献立体化的全媒体奥运报道。

珍贵的回忆

●李远飞

东京,我还是来了,但过程和心情却是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的。东京奥运会是我赴境外采访的第七个“奥”字头赛事了。之前让我忐忑的有过,比如2006年都灵,那时我刚参加工作4年,第一次采访大赛,又是只身前往,卡着“关门时间”得到的采访名额,吃喝拉撒睡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一切都毫无经验和头绪,带着对未来的未知启程,心中充满了压力。让我感到“危险”的也有,比如2014年索契,去之前听说恐怖分子可能会搞事。但这些都与2021年的东京全然不同,因为新冠疫情,这次采访我除了记者身份外,在我们采访团队里我还承担了一个新身份——“CLO(防疫官)”。设置这一角色是东京奥组委对赴日采访媒体的统一要求。为此,我要注册、学习和使用“ICON(防疫系统)”、“OCHA(类似‘健康宝’)”等系统,在入境日本前,为整个团队进行每日健康情况以及入境后大致采访行程的填报。在这个过程中,在线培训、视频和文本教程我看了很多,可实操起来仍不顺利,遇到了许多问题,焦虑和忐忑是甩不掉的情绪。直到昨天凌晨东京来电,确认组委会在审核我们的采访行程计划,获批入境在即,我一直悬着的心方才落下。

我想此次东京之行一定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变数,因为疫情之下的东京奥运会,唯一确定的应该就是“不确定性”。然而从内心里,我是憧憬美好的,我倾向于相信这是新的开始,变数中孕育着希望。那些过去我采访过的奥运会,如今都成为了我珍贵的回忆、宝贵的经历,希望多年后东京之行也是如此。

不畏惧 不任性

●袁虹衡

今天开始了东京奥运会采访之旅,这是我第9次踏上奥运赛场,包括5次夏奥会、2次冬奥会、2次青奥会,加上明年初的北京冬奥会,正好攒齐10届奥运会经历,可以光荣的、略带点骄傲地迎接退休时分了。

东京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届奥运会。推迟举办、空场办赛、自助领奖……全是疫情闹的。作为跑了30多年大赛的体育记者,怎能放过这届特殊的奥运会?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是记者的本职。真得感谢我的单位,感谢我的领导,能够拍板让我们踏上奥运会赛场,因为审批拒绝或者自我放弃都在情理之中,也无可指摘,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却不容退却。我们的读者、受众自然也希望全方位了解这届特殊的奥运会,这就是我们勇敢前行的动力,所以说不畏惧。然而本届奥运会确实又非同一般、史无前例,最大难点就在于疫情防控,出发前各种手续、各种申报、各种更改一波接一波,还未出行就有点身心俱疲。而且对记者的采访限制措施也前所未有,只能住宿媒体酒店、乘坐媒体班车:只能在新闻中心、竞赛场馆、媒体工作区等指定区域闭路循环....往届的那种“自由自在”肯定是不可能了,采访报道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这也是从未有过的经历,这也正是非同寻常的体验。领导的嘱托、亲朋好友的关心、家人的担忧也时时提醒我:安全第一,不能任性。此时的我不仅是我,也是一个整体链条中的一环,有使命感、更要有责任心。总之,不管怎样,心中没有忐忑,有些许担忧,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开始此次特殊的奥运之旅,也更加期待北京冬奥会。

打好“无准备”仗

●陈嘉堃

为东京奥运会做好准备了吗?坦率地说:“没有。”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变数,太多体育之外的附加因素,如何准备都显得不够充分。这是我参与报道的第五届奥运会了,按说也是一名“老记者”了,可面对东京奥运会,过往的经验好像都不管用了。能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只有一连串的问号。

过去一年,国际体坛大面积“停摆”,这让体育记者处于“半失业”状态。就像运动员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调整竞技状态一样,记者的采访、写作也需要状态在线,它靠的是日积月累。长时间没到现场观看比赛,难以深入一线采访运动员,让我对体育领域的熟悉度、敏感度都有所下降。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对于体育记者也是大考在即,但这次我真是硬着头皮上阵了。虽然总感觉没有准备好,但我会竭尽所能打好这场新闻大战。

有人劝我东京奥运会能不去就不要去,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怎么能够躲避?我们的工作强度、风险、难度是无法和医护人员相比的,所以唯有以他们为榜样,尽心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采访奥运会加上后续的隔离期,再返回北京就要接近9月了,儿子上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算是“完美错过”。回想里约奥运会时,每当中国队取得金牌,儿子都要来一场“模仿秀”,在家登上椅子,挂上奶奶群体比赛获得的奖牌,过足了冠军瘾。5年后,儿子长大了,临行前征询他的建议,他略加以思索后叮嘱我说:“勤洗手,别乱摸,口罩戴好不能脱。不聚集,少瞎逛,回家进门换衣裳。”疫情防范意识很强,值得向全世界推广。听儿子的话,不会有错。

(原标题:京报全媒体全方位报道东京奥运会 本报特派记者三人组今赴东京)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孔宁

流程编辑:u025

分享到

郎平、刘国梁、姚明等率队抵达东京!

中国女足不甘当看客!“冲刺训练”,22人出征东京

中国女排返京!封闭集训结束,准备出征东京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计777人,创境外参赛之最

膝伤再次复发!费德勒宣布退出东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