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行业

充电桩赛道从粗放到精耕,快电如何为行业生态赋能

2021-07-16 14:20 网络 wyzx

默默耕耘多年的新能源充电桩,终于成为资本的“宠儿”。

近日,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合计约3亿元。

近2个月来,充电桩行业融资消息频传,包括云快充、星星充电和依威能源等6家充电桩相关的企业获得融资,其中2家融资额达到3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大的行业背景看,在恒大、支付宝先后入局,小鹏汽车上市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新能源车的热情持续升温。充电桩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一跃成为各大玩家重要的掘金之所。

但同时,充电桩企业前期投入大、盈利难等痛点突出;车主充电难、体验差也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正是行业的真实写照。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近年来,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2020年,电动车充电桩被划入“新基建”后,行业更加火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94.7万台,同比增长47.3%。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30年,中国电动车销售有望突破1500万辆,保有量有望突破8000万辆。这意味着,2021年到2030年的十年间,充电桩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缺口。

资本市场的持续融资以及流通市场相关概念股的大涨,一再证明赛道的潜力。2020年至今,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两大板块涨幅分别超过了83%和66%。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更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但同时,充电桩行业的行业痛点又格外明显。车主充电难、体验不佳;运营商盈利难、充电桩利用率低。放大到行业整体看,供需双方有效匹配不足,充电场站缺乏精细化运营,存在较大的降本增效空间。

先看车主侧。目前新能源车的续航低则300公里,高者超过650公里,对于家庭用车来讲足够。但对网约车司机而言,“上了高速怕回不来”、“电量不足找不到充电桩”、“即使找到充电桩,又面临着充电桩不能用的局面。”

如果说私桩可由车主自行解决,那么公桩布局不均衡,优质桩供应不足的问题则更为严重。一些早期布局的充电桩运营商管理粗放,用户经常遇到充电桩故障、暂停服务等情况。

曾有媒体报道,北京蟹岛路及周边停车场,在不到500米的距离里,安装了300多根充电桩。当车主把车开过去准备充电时,才发现这些充电桩有的枪头损坏,有的亮着“故障”黄灯,有的甚至被藤蔓缠绕,实际充电利用率不到1%。不光是北京,全国各地被媒体爆光的相似案例不胜枚举。

运营商面临的问题则更严重。

首先是盈利难。由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投入巨大,光靠收电费、服务费,充电桩几乎不可能盈利。所以涉及充电桩的企业收入来源多样,比如充电服务费、桩体广告、车位经营等等。这就导致了充电桩企业“主业不盈利、副业不专业”的尴尬局面。

其次是运营难。相较于硬件的一次性投入,运营和服务等软实力的提升要难得多。在充电桩企业布局的场站中,很难做到精细化运营,这也反过来造成了桩位利用率低的问题。

市场需要怎样的破局者?

行业如何冲突困局?

这需要从充电桩市场当前的商业模式说起。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充电桩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三大类充电运营商及业务模式:

一是以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为代表的资产投建、辐射全国、运营一体化的大型运营商;以及万城万充为代表的区域、地方类中小微充电运营商;

二是以快电为代表的聚合类平台运营商;

三是以云快充为代表的SaaS 销售类平台服务商。

先说第一类,投入大、运营难、品牌多、市场分散。不过,由于运营具有区域性,龙头品牌和中小运营商都有机会。

再说SaaS销售类平台服务商,是将离散的充电桩与运营平台融合起来,统一放到运营平台上,并以销售SaaS端口售卖、收入抽成等作为主要营利模式。

相对而言,聚合类平台运营商的模式更轻,通过极强的运营优势,与各类规模充电运营商达成共生共赢。

以能链旗下快电为例,其作为第三方充电平台,通过连接车主与充电桩供需双方,实现跨区域、跨品牌充电桩的互通互联,为运营商降本增效。快电还从前端营销到中端场站运维,再到后端绿电采购,为运营商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赋能,布局整个产业链。

重在解决痛点、提升行业效率

总体而言,无论是何种模式,解决痛点、提升行业效率,才是行业“破局”的关键。

仍以快电为例,在解决痛点,降本增效上,其核心逻辑是用数字化和服务创新帮助行业消除上述痛点,同时搭建充电运营生态,以综合运营服务能力赋能运营商。

首先,快电将充电桩设施线上化,一端连接用户,另一端连接运营商,推动供需双方的精准、高效连接。具体来看,充电场站一般位置相对更隐蔽,很多充电站建在停车站里,一旦车位紧张,极易被油车占位,造成车主找不到充电桩或即使找到了也不能充电的情况。再就是由于运营不佳导致的坏桩频发,车主好不容易找到充电桩却充不上电,让原本不多的电量雪上加霜。

对此,快电作为聚合类平台,尽可能多地覆盖不同品牌的充电运营商,让车主省时省心地找到附近的充电场站和可用的充电设备。同时,针对“坏桩”痛点,快电的线下团队定期对充电场站进行实地巡检,核实充电桩使用情况,保障车主良好的充电体验。

(2021金砖充电论坛上,提供无人售餐的“快电小食堂”成为“人气王”)

再看运营和服务能力。一般来说,电车快充的平均时长为40分钟,司机在充电的同时有吃饭、休息、上厕所等需求。这40分钟正是商户提升用户黏性、提高消费频次、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节点。基于此,快电推出延伸性服务——快电优选,在充电场站增设无人售餐、休憩、便利购物、车辆保养等服务业态,满足车主需求,并帮助合作运营商打造充电场景下的多元生态,开拓新的消费场景,助力其经营能力提升。如此,快电完成了基于充电场景的新消费生态的搭建。

有行业人士认为,快电此举既能为车主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也可为充电场站引流、增强客户粘性提供支持,是对充电桩的创新生态和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

毫无疑问,充电桩是一片蓝海市场,目前充电桩保有量不足200万个,未来会有上千万到数亿辆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也会从数百万到九位数的增长。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光有充电桩还不能支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毕竟硬件的基础设施还需要连接供应链前后端的平台联动发力。而快电的一系列布局,适时填补了市场空白,解决了行业痛点,成为充电桩行业里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结语

其实,如今的充电桩行业与2014年相比,可谓历经了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企业都已拥有相对完整的运营及盈利模式,对市场有着相对成熟的理解和理性的把握。同时,整个行业也开启了技术、资本、网络等方面的壁垒,入局的门槛日渐提高,行业从野蛮生长期进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

纵观国内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不论任何垂直行业,只有真切解决行业痛点的企业,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看好,并最终赢得市场认可。这一规律在充电桩行业,也同样适用。

来源:网络

分享到

自动驾驶进入快速落地期,蘑菇车联或将成为商业化引领者

车路协同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 蘑菇车联实力领跑

科研成就不凡 美赞臣智睿荣获“CBME&天猫国际亲子官推荐优品奖”

排名升至第十一位! 奈雪的茶成“2020年度餐饮百强”TOP15唯一茶饮品牌

随身便携超强续航,型男神器须眉剃须刀T3探索家

首届「丁香园·丁香医生生态合作伙伴大会」8月重磅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