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酿低度酒大市场,梅见青梅酒翻山越岭
知乎、微博、社群里常有人讨论为什么年轻人排斥酒桌文化。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既没有长辈们的工作和应酬的压力,又崇尚个性自由、无拘无束,早不崇尚和遵守“劝酒必喝”那一套。
但他们真的不喜欢喝酒?肯定不是的,“微醺一下”正在成为Z世代解压疗愈的新方式。
CBNData发布的《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是这么写的,“尝试无边界,年轻人在酒水的美妙世界中尽情探索”,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喝法,白酒、葡萄酒和洋酒样样喜欢。
2020年“白酒股”火了一年,“买股囤酒”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但天天喝茅台的人毕竟是少数,低度酒才是“小酒鬼”的心头好。
2019年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上果酒销售近5年年复合率超过200%,线上果酒品牌已超过300家;而到今年的6.18,天猫酒水榜单已经将去年的“果酒”品类榜改为低度酒,同时,低度酒同比增长超过90%,其中果酒增长超过100%,梅酒增长超过200%,梅见也再次拿下梅酒细分品类第一。
青梅酒作为独特的有着传统文化内核的品类,“老酒新做”的故事开始了。
1新人群、新场景、新产品
说来确实奇怪,青梅酒虽然在中国诞生,但以前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却大多来自日本。比如日本本土的排名网站mybest就曾在东京实地购买本土销量TOP的43款梅酒,包括纪州南高梅、莺宿梅、白加贺等等。
这些青梅酒既有颜值又讲究做工,在日本十分畅销,深受年轻人欢迎。
其实哪里的年轻人都一样,只是中国过去“红白黄啤”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这四种酒基本也很难与“个性”和“自我表达”搭上边。
相比之下,青梅酒这类果酒的饮用场景可以说是丰富有趣的多,比如午餐、下午茶、宵夜、聚会、会谈等等,从一人独饮、到二三好友小酌到数十人的聚餐,我们都能看到梅见的身影。
#梅见#甚至一度成为抖音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到今天你已经很难界定究竟是梅见带动了这一波猝不及防的果酒浪潮,还是这个浪潮本来就要到来。但毫无疑问的是,梅见是这一波流行的加速者。
2没有细分市场的国内市场
让人好奇的是,低度酒,尤其是果酒,怎么突然在2021年火了?
果酒近几年的走红以及今年的爆红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政策清晰明朗
2020年5月,《果酒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正式出台。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果酒行业长期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发展格局也相对“小、散、乱”。同时,此前果酒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主要借鉴葡萄酒,缺乏专门性的生产工艺和酿酒设备,同传统粮食酒相比,国内果酒发展也不算成熟。
新规出台之后,不仅填补了我国果酒技术标准的空白,完善了我国果酒产业创新体系,同时也为果酒行业的分析检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对我国果酒产业的专业化、技术化、规范化以及高新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未来,果酒行业的生产设备、生产规模等还会有进一步的飞跃,也将有利于有技术实力的企业稳扎稳打,脱颖而出。
2.整体市场环境已经形成
对于懂生产和酿造的人来说,做酒可能远不如销售难。酒类传统线下销售、代理渠道的建立是非常漫长,况且以前没社交媒体、种草文化,也没有直播、短视频带货,产品再好销售情况如果不佳,有时候还不如不对外拓展。
但现在电商成为基础设施,果酒这样的带有社交符号的标品是适合在线上渠道售卖的。与此同时,供应链和物流还是品牌关注的重点,如何在配送过程中保持酒的风味和口感,是自己做前置仓还是找合作货流、货运或快递公司,估计是各家品牌的秘密。
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个长期的事情,有的企业愿意,有企业不愿意,选择的路径不同而已。像梅见这样在品牌建设初期就花了大量时间和成本的企业,并不十分多见。
今年,不少低度酒品牌纷纷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A轮融资等等,可见这个赛道的热闹与潜力。
不过,低度酒固然是当前最火爆的赛道之一,这个看似百花齐放的行业,其实暗含着品牌门槛和品质门槛。
以目前梅酒品类第一的梅见为例。
其起势也并非一日之功。从早前媒体报道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发现,梅见创始人在3年前就曾谈到新酒饮时代的到来,正式提出“新酒饮计划”。这应该是今天炙手可热的新酒饮品类理念国内最早的出处。
今天来看,低度酒流行,新品牌层出不穷,已然进入“混战”状态。不过,要想突围,筑起品牌护城河,翻越“三座大山”是必然选择。
不少投资人也认为,创造一个新品牌容易,但要做好很难。尤其是在经历第一阶段用户体验后,新品牌进入第二阶段竞争力,渠道端和供应链竞争才是关键。
渠道方面,有媒体评价梅见可以看做是近年来新消费品牌中少有的线上线下同时开花的产品。除了电商等线上渠道,在许多餐馆里都能看到消费者喝梅见。谁说中餐厅的餐桌上只有白酒和啤酒?梅见青梅酒与种类繁杂的中国菜兼容,摆在中餐厅的桌上,也丝毫不比西餐逊色。在下午茶、午餐、宵夜等休闲场景里,从一人独饮、到二三好友小酌再到数十人的聚餐,也能看到梅见的身影。
供应链其实是最难翻越的一座山。在追求流量与速度的当下,轻资产模式是最便捷的路径之一,但梅见的步子走得有些缓慢且笨重。尽管得益于多年前打下的酿酒基础——梅见在重庆已有江记酒庄,青梅原料却需要从头寻起。据媒体报道,在决定研究青梅酒时,梅见团队也同步在全国乃至全球寻找优质青梅,花了三、四年才建立起青梅种植基地。
在起势靠流量的新消费时代,尽管提前捕捉到细微趋势,但梅见还需要继续翻山越岭。
来源:网络